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雯歆(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指向思维的PLIA深度学习逆向设计与实践策略——以“滑轮及其应用”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马生仁(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温度传感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数码屏组合应用[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焦雷(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基于“双减”探讨二轮复习课中的“小器材、大道理”[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莫滨1,颜沸2(南京市第十八中学;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应用温变油墨改进做功改变内能实验[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王寅(慈溪市凤湖初级中学).“真空不能传声”实验装置的改进[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王志刚(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汽化”相关实验的误区及改进建议[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胡志丹(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莫延涛1,谭振兴2,崔海敏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湛江学校;湛江市第二中学;湛江市恒盛实验学校).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错题资源整理研究[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姚佳1,靳帅贞2,史颜君1,马玉洁1,邓雅心2,冯思佳2(武汉市二桥中学;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声音的特性”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8期
  • 王梓壑,王永成(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中物理教学中例题、练习题、测试题的联系与区别[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徐宁,王岩龙,赵振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于“BOPPPS+CIPP”模式构建物理课程“教学评”体系的研究——以“圆周运动”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赵洁1,雷波2,孙利辉1(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物理教育研究所;荆州市沙市第一中学).中学物理深度学习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展望[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吴晓冰(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展示板的制作与实验[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肖炳茹1,肖朝晖2,李红梅1(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昆明市第三中学).基于Vernier Video Physics软件的物理实验探究——以“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王汉权,王诗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探究两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丁宁1,刘林2(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用超声波传感器和Arduino描绘简谐运动位移时间图像的实验教学改进方案[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郑妍,王磊,侯恕(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核心素养视角下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探讨——以2021年多省高考物理选择题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黄皓1,马宇澄2(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试题见能力 经典模型出新意——兼论2022年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一模考试物理选择题对教学的启示[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任伟然1,丁秀涛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教育考试院).从高考数据看物理教学与课程目标的偏差[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郭丽莎,刘青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基于问题解决理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教学实践——以“简谐运动”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张东升(上海市上海中学).PBL驱动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以“铅笔划痕的电阻”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李春来(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化比赛评价细则 有效提升命题能力——从一次高中物理教师命题比赛谈起[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秦付平(合浦廉州中学).中学物理教学论文撰写常见几种视角分析[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黄跃涛(广东省汕头市实验学校).第六个思考:物理教师的教科研意愿、方向与途径[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管懋荣1,姜玉梅1,李恒林2(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高邮中学).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教科书习题分析——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7期
  • 张玉莹1,杨钰雯1,李春密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情境素材分析 优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J].中学物理,2022,第16期
  • 舒惠(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新课标理念下导向初、高中衔接的教学探索——以“波的认识”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22,第16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