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1,2,梁晶1,2(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公园绿地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张营,安佳,于海波,李霞,张国徽,程志辉,田泽木(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地膜源微塑料PE对除虫脲的吸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于元赫,吴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与保护状况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熊思1,吴得福1,王强1,王永红1,赵春艳1,李金花2,周保学2(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硫醚恶臭组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孙伟浩1,曹耀武1,郭清海1,Georgii A.Chelnokov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超薄层铁基阴离子黏土去除水中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曹林1,2,张忠义1,2(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氮氧同位素示踪北京冬季大气硝酸盐来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赵晓夏1,李琼芳1,董发勤2,代群威3,车明轩1,董鹏举1,任亚珍1(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细菌EPS对PM2.5中纳米碳酸钙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张丽1,2,何紫梅1,2,赖金龙2,张宇1,2,罗学刚1,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UV及复合菌剂联合降解聚丙烯酸酯基去污膜[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郭红欣1,张乐权2,吴斯玥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与影视学院).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张彦平,裴佳华,郑松超,李一兵(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污泥炭负载Fe2+活化过硫酸盐联合PAM调理污泥[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王春辉1,马辉2,向如意1,杨晨1,崔龙哲1(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M10惯性冲击式切割器的内部流场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杨俊晖1,2,张惠灵1,2,梁俊杰1,2,胡泽康1,2(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重点实验室).壳聚糖/磁性榴莲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关于不法分子冒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名义征稿欺诈的郑重声明[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2期
-
伍国勇1,2,3,刘金丹1,陈莹1(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空间特征及溢出效应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边宇1,蔺雪芹1,周笑2,崔惟佳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工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李杰1,2,王少坡1,2,李亚静1,2,孟凡盛1,2,邱春生1,2,于静洁1,2,孙力平1,2,赵明3(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三博水科技有限公司).好氧颗粒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王喜莲1,2,金青1(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科技大学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及责任分担[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张咪1,张宇1,李坤鹏1,袁士成1,胡辉1,乐静2,徐江焱2(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赤壁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王卓群1,邱少芬2,孙瑞莲1(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机改性天然矿物钝化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孔杰1,2,周忠发1,2,李永柳1,2,刘贤梅1,2,温朝程1,2,谢江婷1,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喀斯特高原水库水体氮素分布特征研究:以平寨水库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彭柱1,李嘉鑫1,伍薇1,2,刘菁1,田一梅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再生水混凝过程中絮体分形维数与运行优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陈琳1,李晨光1,单欣1,石赫1,李锋民1,种云霄2,胡洪营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生态修复植物生物活性评价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王文兵,龚天添,董纤凌,李辉,相明辉,黄渊,王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PFOA和PFOS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彭昕竺,蒋春博,李家科(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渗滤介质径流污染物淋溶特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房增国1,晁会珍1,2,赵秀芬1(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岛大气氮干湿沉降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张娇1,史凯2,吴波1,杜娟1,刘春琼2(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O3与PM2.5/PM10多时间尺度相关的多重分形及环境意义[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韩枝燏1,张宜升1,2,马子轸1,顾达萨3,刘晓环4,王新雨1,刘子杨1,杜金花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胁迫对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
徐嘉翼1,隋世江1,张鑫1,陈玥1,邹询2,宫亮1,牛世伟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东北雨养区草甸土玉米田氮素淋溶累积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