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关珺,何德民,周颖,张秋民,张述伟(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能力目标导向的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于锋1,2,杨盛超1,彭邦华1,王刚1,但建明1(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兵团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兵团工业研究院).情景再现教学模式在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运用——以陶瓷的制备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姜磊,孙玉娇,孙海风,焦传杰,张立新,于文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化学工程学院).新型绿色絮凝剂的探索性教学实验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焦纬洲,高璟,祁贵生,程原,刘有智(中北大学 化工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陶菁(福州大学 法学院).高校实验室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魏竭,李永红(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微生物学自主设计实验的开放式教学管理[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彭阳峰1,王俊有1,吴艳阳1,宗原1,魏永明1,童天中1,徐晶1,赵双良2(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热力学教学中的“汽”和“气”[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阳富强,郭勇,施永乾,黄萍(福州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程振民,袁佩青,周志明,李瑞江,袁向前(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学术导向型高等反应工程课程建设成效分析[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朱海林1,马文兵1,荀苗苗1,李军1,马忠平1,杜拴丽2,胡志勇1,王海宾1(中北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中北大学 出版中心).产品驱动的项目链条式化工产品开发课程改革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辛忠.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王鹏莉,周玲(华东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中美高校化工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车黎明,苏玉忠,陈学云,肖宗源,李薇(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工原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范青青(华东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美国工程教育证书项目的经验与启示[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2期
  • 樊秀峰,吴振祥,简文彬(福州大学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构建[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刘有智(中北大学).新时代化工专业教育的新使命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苏海佳,侯虹(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大化工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刘清雅,包雨云,张佳瑾,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面向新经济的化工专业改造升级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向美来1,易伟松2(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世界一流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马新玲(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三纵四横”深度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姚剑飞,钱才富,王维民,于洪杰,段成红,潘鑫(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郑大锋(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内外一流高校化工原理教学的比较分析——以华南理工大学和UW-Madison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李欣1,陈星星2,王新胜1,邓瑞雪1(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艺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王志兵1,王哲1,王宇超1,杨国程2,孙国英1,敖玉辉1(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教务处).地方本科高校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李玲,李盼来,哈艳,王淑芳,冉俊霞,张荣香,张文明(河北大学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与学科竞赛融合下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河北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姚忠平,丛培琳,宋英,范瑞清,郝素娥,吴晓宏(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表面物理化学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李鸿英,苏怀,韩善鹏,左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 李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基于学术权力视域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