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凤,冯瑞雪,郭天宝(吉林财经大学).我国主要农产品的虚拟土地进口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4期
-
麻吉亮1,孔维升2,陈永福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气候因素对玉米单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北农户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4期
-
吴清华,李谷成,周晓时,冯中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础设施、农业区位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胡浩,杨泳冰(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要素替代视角下农户化肥施用研究: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张怡(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户花生生产行为分析:基于河南、山东两省44县(市)731份农户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侯麟科1,仇焕广2,汪阳洁3,孙来祥4(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科学系).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李桦1,姚顺波1,刘璨2,王博文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新一轮林权改革背景下南方林区不同商品林经营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实证分析:以福建、江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吴春雅1,刘菲菲2(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洪涝适应性工程措施采用行为研究: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杨丹1,刘自敏1,徐旭初2(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环境异质性、合作社交叉效率与合作关系识别[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徐丽鹤1,Nico Heerink2(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Wageningen University).正规、非正规借贷对农户支出总量及其结构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林正雨,李晓,杜兴端,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成都平原粮经种植模式生产效率变动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刘芳,白燕飞,何忠伟(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中国奶业损害预警模型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张利国1,刘芳1,王慧芳2(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水稻种植农户产品营销方式选择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于文超1,殷华2(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财政补贴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家电下乡”政策的反事实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古川(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产品公益性批发市场和民营批发市场的机制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3期
-
蔡洋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湘鄂豫中部三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刘云芬1,陈砺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元化、政府支持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侯博,应瑞瑶(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散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决策研究:基于TPB和SEM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王振华,李旭(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占辉斌1,俞杰龙2(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农户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分析:基于437户农户的调研[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栾斌,杨俊(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农村居民收入、健康支付结构与农村健康人力资本: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刘双,祁春节,赵玉(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户消费行为差异分析:基于湖北两地区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肖端(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流转中的双重委托—代理模式研究:基于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臧文如(辽宁科技大学).新生代农民工信用卡消费使用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郑义1,林恩惠2,余建辉1(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了乳制品进口剧增吗: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经验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刘怀宇1,曹诗男2,邓晶3,薛桂霞4(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决策机制探讨:一个多主体模型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张社梅,蒋远胜(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经济增长结构变动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邵砾群,霍学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不同苹果栽培模式对投入品需求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2期
-
黄季焜,靳少泽(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未来谁来种地:基于我国农户劳动力就业代际差异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1期
-
张应良,高静,张建峰(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创业农户正规金融信贷约束研究:基于939份农户创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