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菡婷1,韩振江2(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加速”与“异化” ——论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思想[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李松,舒萌之(武汉大学当代思想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体、主题与方法:学术史视域中的美国《现代中国文学通讯》(MCLN)[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周思妤(南开大学文学院).积极主体与自律的“绝对过程” ——基于Switch平台的体感运动游戏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张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焦虑与人文关怀 ——悬疑解谜游戏对当代传说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赵普光(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不“冷”不“热”的子善先生 ——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问题[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王帅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寻回中国童话书写里的“女性情谊”[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温志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变迁及其中的新世界[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谢倩(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元宇宙”出版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琵琶围》:对当下中国乡村生活的“深描”[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周志强.行动起来,才能什么也不做[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刘思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籍所).荀子思想与思想史中的《荀子》[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叶怡雯(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写作的宏大主题[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刘英.以圆明园数字复原为例看历史文化[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2年4月“中国好书”[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魏丽娜(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女性天空的文学拓展与精神支撑[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管飞.解析百年“奋斗密码”[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刘英.知识含量丰富的信息图[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王天孜.曲终人在[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康廷国(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辽宁中医药大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评“中药经典鉴定图典”系列[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6期
-
张悦群(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都市消费空间的“体验转向”及其文化生产逻辑 ——以SKP-S商业综合体为例[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冯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日常理性及其责任》中的“承诺”[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江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评奖与中国儿童文学观察[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冯志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作为社会学家的尼采:读《论道德的谱系》[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管飞.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周正兵(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系).文化经济学的工具箱 ——《文化经济学手册(第三版)》译后感[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2年3月“中国好书”[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
何弘,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以文学的方式,关注粮食安全 ——《粮食,粮食》作者访谈[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