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谭杰(鲁迅文学院).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的“入围”与“突围”——以温燕霞的《琵琶围》为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吴长青(安徽大学文学院).异化与解放——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许苗苗(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网络英雄传”:网络文学的新面向[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西竹(浙江古籍出版社;杭州师范大学国际网络文艺研究中心).从《诡秘之主》看中国玄幻小说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因素[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俞汶宜,单小曦,王佳源,杨金之,沈依阳,陈海燕(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放牧诸神的变法宏图——网络文学名作《牧神记》细评[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传霞(济南大学文学院).论“十七年”女作家创作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留下的文化遗产[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元珂(中国艺术研究院).绽放在沂蒙大地上的民族之花——沂蒙精神与沂蒙文学互源互构发展史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唐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中国经验与中国小说的忠实传承者——以《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为例重读周立波[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惠雁冰(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延安大学文学院).断裂的性别共同体——《暴风骤雨》中妇女的出路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朱羽(上海大学中文系).在历史纵深与当下褶皱中思考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标准[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王迅(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期刊改版潮视域中1990年代小说艺术调整再认识[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赵富荣(内蒙古作家协会).论《大盛魁》的地方性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段晓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身体发现·历史重述·独语体小说——评王蒙最新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柱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经验化诗:《北流》的地方想象与自我想象[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陈思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他在重写文学史——读《严家炎全集》[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汤天勇(黄冈师范学院).在闳约深美的路上——刘醒龙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段崇轩(山西省作家协会).文学批评怎样“生成”文学理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李浩(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埋藏于平静叙述之下的“可怕深度”——关于张柠《春山谣》的一些浅见[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贾想(中国作家协会).刺猬的幸福——论《春山谣》[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时间之中想象和书写——梁鸿鹰《岁月的颗粒》阅读手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李云雷(小说选刊杂志社).《岁月的颗粒》:为自己构筑一座“小城”[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赵艺阳(西北大学文学院).论《红雪莲》的革命逻辑与藏地经验[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胡龙飞1,于京一2(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重塑多维的历史想象——论范稳《水乳大地》的叙事结构[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褚水敖(上海市作家协会).思想求索与诗美创造——读赵丽宏诗集《变形》的当代诗学沉思[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孙仁歌(安徽新华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宅”在皖乡皖河乐水意象深处的裸魂——“徐迅散文年编”释读[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