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凤娟,郭晓燕,李梦莹,贾丽华,王松阳(辽宁省地震局).辽宁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章伟康1,2,史吏1,徐彦3,许涌4(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移动车辆荷载环境微振动的排桩隔振参数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蒋明镜1,2,3,4,沈振义1,2,刘俊3,4,杨涛5,谭亚飞鸥5(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含微生物气泡高饱和砂土循环三轴剪切CFD-DEM模拟[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金花,冉慧敏,赵石柱,闫新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2018年新疆伽师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初探[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许健生1,李丽1,姜振海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地震局).临夏地震台观测到的临震预滑和震颤震相[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张淑云1,周杰1,黄磊1,王刚2,马尤苏夫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近断层地震作用下RC框排架结构易损性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张博1,2,3,4,谌文武1,裴强强2,3,4,赵建忠2,3,4,石玉成5,王旭东3,郭青林2,3,4(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甘肃省地震局).静力作用下夯土遗址根部掏蚀失稳机制实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黄果1,2,刘争平1,刘茂洋1(西南交通大学;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下空洞的面波场地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柳存喜1,黎莎2,刘冠男3,4(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龙泉山断裂带MS5.1地震成因综合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刘辉1,郭红梅2,黄丁发1,赵真2,张莹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省地震局).一种基于自适应方法的地震烈度圈自动勾画关键技术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丁志华,盛艳蕊,张子广(河北省地震局).华北地区高光谱气体影响因素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邱伟健1,杨和平2,刘岩3,贺迎喜4(深圳市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振冲挤密加固深厚吹填珊瑚礁砂地基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刘瑞春1,2,3,张锦1,郭文峰2,3,陈慧2,3,陈永前2,3(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省地震局).利用GPS观测研究山西断陷带现今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2期
  • 张迎宾,柳静,唐云波,相晨琳(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虑边坡地形效应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康景文1,刘昌清2,邓夷明1,王君红1,胡建宗1(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地震力作用下单排与双排桩支挡结构性状试验对比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杨博1,田文通1,2,3,孙军杰4,刘琨1,2,徐舜华1,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甘肃省)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地震作用下高路堑黄土边坡细观力学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李志军1,张猛1,雷海涛1,王社良2(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规则高层结构基于新型电磁惯性质量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王军,刘春国,樊俊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基于CNN的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异常图像识别方法[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董正方1,2,王仁辉1,曹献伟1,张群生1(河南大学岩土与轨道交通工程研究所;河南大学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建造工程技术中心).黄泛区粉砂土动强度与抗液化强度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彭文礼,季日臣(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摩擦摆支座在矮塔斜拉桥中减震效果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高泽民1,刘兴旺1,2,邵延秀1,2,邹小波1(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地貌参数揭示的三危山构造活动性差异及其原因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胡梅1,张耀庭1,孙江波2,3,潘鹏2(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足尺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张昱,冯建刚,范兵,曹玲玲,郑卫平,陈瑶,李春燕,姜佳佳(甘肃省地震局).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甘肃前兆异常及响应特征[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张然,张鸿儒(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开挖过程及围护结构对地铁车站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闫丽莉,高文晶,王建国,张孟怡(天津市地震局).震前卫星红外亮温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刘兴旺1,2,袁道阳1,何文贵1,2,邵延秀1,2,张波1,2(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古地震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徐亚飞1,王琼2,苏金波2,魏芸芸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基于气枪震源信号和背景噪声的2016年呼图壁6.2级地震前后波速变化特征初步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 亓凤娇,苏鹤军,陈文凯,王紫荆,苏浩然(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基于地震参数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