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灵1,2,3,徐康1,2,4,王卫强1,2,4,谢强5,6,7(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印度洋赤道潜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印度洋偶极子的联系[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王铭1,2,彭敏琳1,3,许瑾4,梁翠谊4,向文洲2,3,李涛2,3(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海带渣资源化利用及在小球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陈晓1,2,刘长华3,刘志亮1,2,王旭3,王春晓3,贾思洋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河北省海洋动力过程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0~2019年北黄海海域长序列海量温盐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王菁,李桂英,林楷琪,欧静,张淑瓶,王忠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细胞全长转录组数据补体样组分的鉴定与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沈颂东(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微观繁殖体”溯源[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闫晓梅1,2,3,张林林1,2,3,庞重光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黑潮延伸体区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次季节变化[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李雯,张明清,赖星星,张翠萍,覃伟健,杨金霖,朱雅婷,舒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两种混养方式对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生长性能、表面附生细菌群落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李迎娣1,2,3,4,孙志宾2,3,4,马爱军2,3,4,杨敬昆2,3,4,刘志峰2,3,4,于宏2,3,4,赵亭亭2,3,4,常浩文2,3,4,朱理光2,3,4,刘诗颖2,3,4,曲江波5(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烟台开发区天源水产有限公司).双锯鱼(Amphiprion)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筛选及应用[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吴波1,张顺1,张成1,母昌考1,徐善良1,2,王丹丽1(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源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调控三疣梭子蟹争斗行为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
韩雪1,2,3,4,冯俊乔1,2,4,5(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太平洋内部副热带-热带经向翻转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