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辉(黑龙江大学).学术论文方法部分词汇的比较研究*——以学科性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王鑫1,陈新仁2(山西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文报纸“叙事性”新闻标题的语用研究: 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张丹丹(中央民族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中国文学借“谁”走出去*——有关译介传播的6个思考[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林璐(大连外国语大学).“KEEP+V-ING”构式在心理和 社会领域的力动态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赵宇昕(哈尔滨理工大学).从《白噪音》看德里罗小说的生态整体主义精神[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高圣兵(东南大学).Logic汉译及历史接受:译者主体视角[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蔡晖(北京外国语大学).俄罗斯语言语义学近30年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趋势[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吴庸(西南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汉语隐性比较构式的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杨阳(湖南师范大学).论米歇尔·图尼埃的二元文学观[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张威(哈尔滨理工大学).认知教学法在ESP教学中的互动模式[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康晓芸(哈尔滨理工大学).双关语的内涵、外延传承解析[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荆兴梅(江南大学).后现代视阈中历史和诗学的同构性[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杨玉兰(重庆工商大学).指示词研究的认知诗学拓展[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许名央(五邑大学).非言语性反馈:话轮转换中的“非语言交际”[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曾竹青(中南大学).美国黑人女作家的白人女性书写[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曾建松(黑龙江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关联理论的哲学渊源[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樊玲1,周流溪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认知语用推理框架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李静(广东财经大学).以概念和人际元功能为导向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王路(清华大学).量词的意义[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苏琪(山东大学;枣庄学院).论德里达语言哲学的解构性[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彭新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哲学系统论看语言的系统性[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余斌(忻州师范学院).《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批评文体分析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本刊编辑部.郑重申明[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15,第2期
  • 孙岚(哈尔滨师范大学).概念隐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学刊,2015,第1期
  • 果笑非(哈尔滨商业大学).论翻译生态学与生态翻译学:研究对象、方法和走向[J].外语学刊,2015,第1期
  • 周运会,吴世雄(福建师范大学).国外语料库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学刊,2015,第1期
  • 吴赟(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能力建构与中译外人才培养[J].外语学刊,2015,第1期
  • 郭昱1,罗选民2(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学术性翻译的典范——《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的诞生与接受[J].外语学刊,2015,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