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贵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论清代阿克苏的交通与台站——以《清实录》记载为线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区锦联(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家宅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蒲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信仰的阶序建构——一个“黑苗”群体的基督教归信与宇宙观重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李智环(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困境与前瞻——以云南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汤夺先1,王建伟2(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我国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余媛媛1,陶瑞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旅游城镇化背景下传统节庆的主客互动——以云南沙溪古镇火把节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朱碧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当代建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王引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庆王朱栴宁夏风景诗词创作的地域特色[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马永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略论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红梅1,2,梁昌勇1,徐健1,3(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智慧旅游云服务概念模型及服务体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徐黎丽,唐淑娴(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论陆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西北地区发展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吴玉彬1,张敦福2(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农民工无产阶级化的历史与现实困境——基于个体化的视角[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卫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汉文化在丝路明珠莎车的传播述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聂鸿音(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黑水城出土“转女身经音”初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黄玲(百色学院学报编辑部;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言方行圆:盐马古道—沙溪区域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城与国:中国特色的城市遗产[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秋红,杨占武(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区回族方言接触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孙伯君1,2,王龙3(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夏文“十二钱”卜卦书《掷卦本》考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李永萍1,钟梅燕2(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神圣与世俗:女性的信仰实践与生命价值——基于浙东农村佛教信仰实践的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颖1,2,朱鹏2,杨娇娇2(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系).发现与守护:“沙溪复兴工程”的乡土困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黄增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伊利亚德的宗教理念及其现代意义[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丁明俊(北方民族大学回族学研究院).回族研究与回族学学科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夏循祥1,李延睿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宗族、宗族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纳日碧力戈,赵颖(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国”与“族”:差序还是同一?[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周伟洲(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中)[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田俊迁(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规范与包容:从“一带一路”战略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峰(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论犹太民族精神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谭刚,青觉(中央民族大学).隐喻、习俗与民族主义的传播路径——西尼萨·马里瑟维奇对民族主义的新诠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