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毅1,朱如凯1,吴松涛1,2,刘畅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泥岩与页岩特征辨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于炳飞1,2,罗恒1,李端3,徐江嬿4,陈松林4,李连支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金牛火山岩盆地重磁异常综合分析及找矿预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范庆超1,2,徐兆凯1,3,4,5,孙天琪1,2,李铁刚2,3,6,常凤鸣1,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晚始新世-渐新世东南印度洋沉积物源-汇过程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朱伟鹏1,2,宋公社3,许锋3,杨文博4,吴鹏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研究中心).东秦岭商丹地区富铷花岗伟晶岩脉矿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张攀1,刘红岐1,王伟俊2,辛炯垄1,孙扬沙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常规测井
气测资料在H油田K油藏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杨丽,覃利娟,彭志春,甘永年,晁彩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乌石东区成岩演化数值模拟与孔隙度预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廖时理1,2,陶春辉2,赵江南3,武泽龙2,3(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基于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分析的西南印度洋脊龙角区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罗家群,张永华,谢春安,张磊(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核桃园组油气成藏再认识[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汪生好,李黎,王要森,杨小江,刘振,夏晓燕,蒋玉婷(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珠江口盆地番禺YZ气田群多因素影响下低幅构造的精细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吕亮1,王思德2,俎波3,刘江涛4,张广强1(博纳斯资源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矿产资源管理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老挝稀土资源特征及勘查开发前景[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洪浩,戴建文,王华,宋刚,黄余金,刘振,廖意,涂乙(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水平开发井在海上油田储量评价和开发生产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3期
-
黄发明1,胡松雁1,闫学涯1,李明1,王俊宇1,李文彬1,郭子正2,范文彦1(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预测建模及其主控因子识别[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黄发明,李金凤,王俊宇,毛达雄,盛明强(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考虑线状环境因子适宜性和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滑坡易发性预测建模规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温鑫,范宣梅,陈兰,刘世康(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川东南古蔺县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殷坤龙,张宇,汪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水库滑坡涌浪风险研究现状和灾害链风险管控实践[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杨灿1,2,3,刘磊磊1,2,3,张遗立1,2,3,朱文卿1,2,3,张绍和1,2,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基于贝叶斯优化机器学习超参数的滑坡易发性评价[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王剑非1,刘昆珏1,周文皎2,张玉芳2,王艳昆3,范家玮2(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香丽高速公路昌格洛滑坡-隧道工程病害三维数值分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刘刚1,2,3,叶立新1,2,陈麒玉1,2,3,陈根深1,2,范文遥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城市边坡监测数据异常事件检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施秋华1,2,魏会龙3,谭飞4,周金文3,朱江皇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不动产评估中心(深圳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深圳市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深圳城市地面塌陷灾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董佳慧1,牛瑞卿1,亓梦茹1,丁赞2,徐航2,何睿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InSAR技术和孕灾背景指标相结合的地灾隐患识别[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阳帅,谭泽颖,陈宏信,张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修正Green-Ampt模型的降雨诱发区域浅层斜坡失稳灾害分析[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吴琪,周创兵,黄发明,姚池(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滑坡识别方法优化[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冯霄1,王禹2,刘洋3,刘庆丽4,杜娟1,柴波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浙江地质大数据应用中心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考虑软弱夹层控滑机制及其空间不确定性的顺层岩质滑坡易发性评价:万州区铁峰乡应用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李思德1,李远耀1,殷坤龙2,钟源1,刘毅3,许艺林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研究所).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的杆塔基础滑坡防护措施效果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
栗倩倩,史绪山,柴波,王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台风-非台风降雨型滑坡的多时段临界雨量值预测模型[J].地质科技通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