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宏达1,2,乔璐璐1,2,李广雪1,2,李珏1,2,缪红兵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河三角洲海上风场再分析资料对比[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李明亮1,2,3,吴曙亮1,2,龚绪龙1,2,杨磊1,2,苟富刚1,2,李进1,2(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国土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人类活动影响下的1989—2019年江苏中部海岸线变化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安俊庭1,葛建龙2,边力2,刘长琳2,陈四清2(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小孔蛸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端臣1,李雪艳1,2,程志1,解晓敏1,谢天1,战超1,王庆1(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鲁东大学跨海工程研究院).不同地形下单浮子集成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朱振宇,周乃恩,贺少帅(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基于“彩虹4”无人机海洋监测平台的设计与验证[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刘月,程岩,李红军,李富祥(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鸭绿江口主汊道常量元素沉积记录的特征及其意义[J].海洋科学,2022,第3期
  • 郝婧,刘强(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基于SSA-ELM模型的台风风暴潮灾害损失预评估[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刁曹鋆1,2,王闻3,4,线薇薇1,2,5,张辉1,2,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科技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环境DNA技术在渔业资源生物量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周润洁1,2,王天宇1,杜岩1,2,3(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基于高度计观测和模式数据诊断南大洋主要锋面与涡旋的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刘德举,张敏,庄英瑞,毕萌,宫相忠(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恩诺沙星、磺胺嘧啶和呋喃西林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江春嬉1,2,3,4,5,6,张灿影1,霍达1,2,3,4,5,6,杨红生1,2,3,4,5,6(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内外海岛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态势[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李乐洲1,孙广伟2,张东升1,王玉龙1,杨耿介1,芦宇婷3,卢宏博1,周玮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养水机工作时长对参池氮磷营养盐及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王文涛1,王金平2,揭晓蒙1,王莹莹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面向2024年后的中国引领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管理与运行机制思考[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张雪薇1,韩震1,2,郭鑫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度学习在海洋信息探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尚浩江1,周伟2,胡传明2,申欣1,朱朋昌1,李帅3(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光照强度对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刘凤华1,2,3,王淏1,3,贾乔雅1,3,毕允晨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长牡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β亚基的无标签亲和层析纯化[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袁晨浩1,2,刘志峰3,2,马爱军3,2(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耐低温相关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柯丽娜1,李云昊1,2,张帅2,3,范剑超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遥感技术室;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渤海海域多源遥感溢油风险评价与长序监测[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宣俊1,2,李海波1,3,4,王超锋1,3,4,董逸1,3,4,赵苑1,3,4,赵丽1,3,4,张武昌1,3,4(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黑潮及相邻海域表层砂壳纤毛虫分布模式: 以夏季黄海、东海至西太平洋断面为例[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耿逍懿,郝坤,史振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图像处理中心).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带气旋路径集成预报方法[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孙启梦1,张素萍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汇螺科Potamididae的分类学研究I. 塔蟹守螺属[J].海洋科学,2022,第2期
  • 宋百媛1,2,3,4,侯西勇1,3,4,王晓利1,3,4,刘玉斌1,2,3,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多情景模拟——以山东海岸带为例[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贾文娟,张孝薇,闫晨阳,李红志(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物联网技术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王婷1,2,郑佳慧1,2,胡梦红1,2,徐旭丹3,王有基1,2(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实验室).海洋酸化对贝类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王丹,RASHID Harunur(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长链烯酮在西北大西洋重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魏晓雪1,石峰2,陈子熙3,冯剑丰1,4,朱琳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三角褐指藻及其藻际细菌对不同无机氮源的响应[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于博1,2,葛勇1,2,任殿军1,2,冀承振1,2,胡伟1,2(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黄海对台风“利奇马”响应的观测研究[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李红志,闫晨阳,贾文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七电极电导率传感器结构分析及优化[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郭正龙1,朱永祥1,王耀辉1,刘志峰2,马爱军2(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一种刀鲚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 刘鹏1,乔璐璐1,2,仲毅1,刘世东1,薛文静1,刘兴民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秋季东海内陆架悬浮体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