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铁龙,闫恩辉,邹立晔(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相关联方法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地震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王坦1,2,李瑜2,师宏波2,王阅兵2(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斗导航定位精度与北斗增强系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龚燕民,张娜(河北省地震局保定中心台).易县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钱文杰,狄樑,刘冬冬,陆德明,丁建国(江苏省地震局常熟地震台).利用常熟地震台同场地形变仪记录检测对比地球自由振荡信号[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郭磊,白珊珊,李从庆,轩倩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台阵地震计程控化正弦标定系统设计[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谢健健,孙召华,贾漯昭,邢康,吴亚峰(河南省地震局).中原地区ML 3.0地震高频异常与ML 4.5以上地震时空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孙召华,谢健健,侯博文,王恒业,谢佳兴,王世昌(河南省地震局).洛阳地震台2015—2020年水氡异常变化成因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冯策,于海英,邵永谦,毕波,王鹏(上海市地震局).辽宁及邻区背景噪声相速度结构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娄文宇,杜晓辉,刘静,张学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电离层斜测数据集[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李文君1,曾宪伟1,刘芳彤2,高龙飞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丹东地震监测中心站 大同地震监测中心站).新疆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小震固体潮调制比异常演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陶志刚,刘春国,樊俊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下流体数据跟踪事件质量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刘俊芳1,李惠玲1,范雪芳1,郭宝仁2,郭宇2,高文玉2,刘金柱2(山西省地震局;忻州地震监测中心站).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和水文物理学方法分析定襄七岩泉水氡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马红虎,周发胜,马子舒,隋明坤(云南省地震局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修复重建[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赵国峰.地震科学数据[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郭祥云,郑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年6—7月全球5.0级以上地震动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陈洪凯,陈传华,张明,赵帝,洒荣利(山东省地震局泰安基准地震台).基于地震数据专家的子午链台站地磁自动化产品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董晨阳(镇江市地震台).镇江市地震台RZB型分量钻孔应变仪地震记录特征与地震参数相关性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4期
-
张帆,杨竹转,王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河北省地震局监测网络中心).怀4井新旧自动测氦仪比测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汪建,向涯,杨亚运,李翠平(重庆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尾波干涉技术在2017年重庆武隆MS 5.0地震后震源区地壳介质变化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陈贤,黄恩贤,成万里(河南省地震局).豫南及邻区地磁总场F日值相关性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龙剑锋,骆佳骥,陈胜(安徽省地震局).MI 3000和GL-P2C地震烈度仪性能对比[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陈运泰,刘瑞丰(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用P波初动资料确定地震震源机制教程(一)[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王朝景,刘德强,苏树朋,李博,张海洋,毛丰龙,赵慧琴(河北省地震局流动测量队).2018年永清MW 4.3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王坦,师宏波,黄经国,王军,韩宇飞,代光辉,刘艳琼,姬运达,杨陈,祝杰,王东孝(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地震站网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马亚伟,孟令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天山地震带空间集中度ΔC 值演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
邓明文,谢江涛,张森,段绍鑫,王宇航,单晓琳(库尔勒地震台;四川省地震局).若羌测震台背景噪声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