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南(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服务1+X 证书制度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张金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开放大学与高职教育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赵明雨,邵玉(沈阳工学院).应用型本科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刘洪(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孙莹(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开展“四史”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茹利(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谈测绘专业全产业链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梁浩锋(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对未来高职教育影响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玄晓婷(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化自信融入韩语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以高职院校韩语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张伟,杨德蕾(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吸引力提升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孙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曾铄(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下高职“四导五维”育人体系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王义刚(辽宁职业学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宋雅楠(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疫情期间学生线上专业课学习情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高玲,赵明(盘锦职业技术院).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调控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刘丹丹,娄安颖,张明磊(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双导双向、产学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高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崔铂(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建筑类职业院校高职扩招学生在线教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冯岩(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外语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嫁接就业研究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赵赫,朱艳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赛教融合”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李冬,肖靖琼(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刘仲阳(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外语教学融入中华文化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张金龙(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方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金秀红(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谈新时代高职院校档案工作者职业定位及担当[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赵越(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人文课程贯通教学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本刊声明[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辽宁高职学报》征稿启事[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7期
-
傅平(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应然走向与推进策略 ——基于“三教”改革视域下[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6期
-
董艳梅(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立德树人导向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6期
-
韩慧仙1,曹显利2(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网大科技有限公司).高职院校科研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