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伟东,谢和霞,曾艳华,江禹奉,谢小东,周锦国,周海宇,覃兰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玉米农家品种资源品质分析与评价[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文景茹1,2,柯永培1,2,3,余学杰1,2,3,梁雪1,赵长云2,3,李仁飞2,3,石海春1,2,3(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大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0%PEG-6000胁迫下54个玉米自交系苗期抗旱性评价[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战超1,陈国双1,邵庆春1,罗娜娜1,王敏玲1,王丕武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基于SSR标记的玉米自交系聚类及同源性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姚启伦1,霍仕平2(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干旱胁迫下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的生理及转录组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潘利文,朱暖暖,杨豫龙,刘天学(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适宜机械化玉米-大豆间作生产模式研究[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王龙飞,杨倩,李广浩,陆卫平,陆大雷(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吐丝后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糯玉米子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罗屹,武拉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同规模农户玉米储存损失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王秀萍1,2,方文松1,2,杜子璇1,2,刘天学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吴园,易婧(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青贮玉米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张皓禹1,2,孟超然2,张凤麟2,刘地2,危常州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北疆地区磷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滴灌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洪德峰,张学舜,马毅,马俊峰,卫晓轶,魏锋,闫玉信,王稼苜(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优良玉米自交系新01A3及其改良系选育与应用[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史勇1,金维环2,任真真1,郭莎1,董世凤1,温岩朋1,陈彦惠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玉米光周期敏感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孔凡磊1,赵波1,周茂林2,宋碧3,雷恩4,李钟5,李小龙1,陈祥1,袁继超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贵州大学农学院;红河学院;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西南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董朋飞1,李潮海1,李少昆2,王克如2,刘东尧1,谢耀丽3,张旭赫1,闫振华1,刘天学1,王群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西平县农业农村局).黄淮南部不同玉米品种机械粒收质量评价及其穗部性状鉴定指标筛选[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鲁俊田1,任丽丽2,岳辉1,曲江波1,刘中杰1,高洪敏1,丰光1,王亮1(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熟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适宜机械粒收相关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
张凤启1,张君1,张莹莹2,丁勇1,齐建双1,谷利敏1,穆心愿1,赵发欣1,马智艳1,夏来坤1,唐保军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玉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子粒不同发育阶段脱水速率的遗传分析[J].玉米科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