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范亚朋,芮存,张悦新,陈修贵,陆许可,王帅,张红,徐楠,王晶,陈超,叶武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棉耐碱基因GHZAT12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贺小丽1,2,郭磊周1,3,韩佳慧3,唐殷1,3,袁媛1,3,代其林1,平淑珍3,江世杰1(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细菌周质分子伴侣LolA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孙宝婷,邱萌霞,王子辰,王梓源,崔建东,贾士儒(天津科技大学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半胱氨酸辅助的酶@ZIF-8固定化酶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刘娜,刘世科,王倩男(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胶孢炭疽菌细胞骨架荧光标记菌株的构建[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刘媛媛,杨冬杰,左东云,程海亮,张友平,吕丽敏,王巧连,宋国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棉花GhD6PKL2的克隆及功能验证[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王小河,辜夕容,祁顺菊,李杰,崔瑶,李得霞,杨莉荟(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巴山榧树枝和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抑菌活性与挥发性成分[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叶敏,高教琪,周雍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大连市能源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非常规酵母细胞工厂合成天然产物[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王智博1,2,王道平2,苗兰1,3,李瑛1,潘映红2,刘建勋1,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范晨龙,丁燏(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溶藻弧菌去乙酰化酶基因cobB克隆及其功能验证[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马亚男1,卢旭2,魏云春1,李康1,魏若男1,李胜1,马绍英3(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葡萄AKR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张婵,姚广龙,张军锋,于靖,杨东梅,陈萍,吴友根(海南大学园艺学院).广藿香百秋李醇分子调控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岑由飞1,2,朱牧孜2,叶伟2,李赛妮2,钟国华1,章卫民2(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Paramyrothecium roridum中单端孢霉烯毒素生物合成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张秀民1,马绍英2,杨洁1,包金玉1,张晓玲1,田鹏1,路亚琦1,李胜1(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以次生代谢物产量为目标的西兰花毛状根培养技术体系 优化[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严慧,胡文悦,宋晓晴,纪守坤,刘萱,黄卓涵,刘月琴,张英杰(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瘤胃细菌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8期
  • 彭德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线虫病害: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舒洁1,2,张仁军1,2,梁应冲1,2,陈雅琼3,张娟4,郭建5,陈穗云2,6(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作物病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植物源与微生物源生物制剂复配防治根结线虫病[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邓苗苗,郭晓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响应寄生线虫侵染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金娜1,王学艳2,刘倩3,彭德良4,彭焕4,简恒3(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北京市朝阳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生物熏蒸对蔬菜根结线虫及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赵洪海1,梁晨1,张浴1,段方猛1,宋雯雯1,史倩倩1,黄文坤2,彭德良2(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1945)生物学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薛清1,杜虹锐1,薛会英2,王译浩1,王暄1,李红梅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苜蓿滑刃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方圆1,吴迅1,林宇2,王海燕1,吴慧平1,鞠玉亮1(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绿色防控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天津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双重RPA检测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黄文坤1,于敬文1,贾建平1,2,彭德良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激素对植物寄生线虫取食位点建立与发育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王惠1,张顺斌1,金贺1,王晗1,张耕华1,夏诗宁1,陈井生2,段玉玺3(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响应大豆孢囊线虫胁迫的潜在功能[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刘娟,朱春晓,肖雪琼,莫陈汨,王高峰,肖炎农(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淡紫紫孢菌亲环蛋白PlCYP6 互作蛋白的筛选[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倪春辉1,李惠霞1,李文豪1,刘永刚2,徐雪芬1,韩变1(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不同基因型腐烂茎线虫群体杂交后代分子特征比较[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李春杰,王从丽(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植物寄生线虫对化感信号的识别及机制[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 陈倩,张露源,陈伯昌,吴海燕(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农学院).大豆孢囊线虫生防菌株Myrothecium verrucaria ZW-2发酵条件优化及活性物质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