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谷昊东1,胡军1,安志辉2,叶琴3,孙思远1,张志麒4,李超1(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神农架陡山沱组沉积特征及其对“鄂西海槽”的启示[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曹乐1,2,3,申建梅1,聂振龙1,孟令群1,刘敏1,王哲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与水汽再循环[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张林1,靳孟贵1,刘延锋1,梁杏1,杨世琪2,鲜阳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瓦里关和上甸子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8期
  • 刘炳辰,齐永安,代明月,白万备,樊钰超,庆国帅(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后的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以河南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李峰峰1,郭睿1,刘立峰1,宋世琦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潟湖环境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机理[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侯中帅1,2,周立宏3,金凤鸣3,陈世悦2,蒲秀刚3,鄢继华2,李宏军3(河北地质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歧口凹陷热液流体活动及其对储集层的改造[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张敏1,旷健2,肖志才2,王帅3,祁士华2,3,陈孝雄4,李立峰1,唐灵1(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广东惠州燕山期以来地质构造演化:对华南构造的新启示[J].地球科学,2021,第1期
  • 彭桢燃1,2,胡正旺1,2,王林松1,2,陈超1,2,付争妍1,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格陵兰岛冰盖消融时空特征(2003~2015年)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J].地球科学,2021,第2期
  • 于海田1,2,许中杰1,2,程日辉1,2,王嘹亮3,高丹1,胡小强3,张振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期的古气候演化及元素地球化学响应[J].地球科学,2021,第3期
  • 王伟1,付豪1,邢林啸2,柴波1,刘波1,施星宇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岩体裂缝扩展行为[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高达1,2,胡明毅1,2,李安鹏2,杨威3,谢武仁3,孙春燕4(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川中地区龙王庙组高频层序与沉积微相及其对有利储层的控制[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徐豪1,郭小文1,曹自成2,王斌1,3,刘永立2,陈家旭1,张旭友1,罗涛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运用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时间:来自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牛杏1,何云龙2,庄新国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东海盆地丽水凹陷CO2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李程善1,张文选1,雷宇2,张海峰1,黄易3,张自力4,孙明亮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事业部;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新疆培训中心(新疆技师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体成因与油气差异分布[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雷闯1,殷世艳1,2,叶加仁2,吴景富3(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东海盆地椒江凹陷古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历史[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宫亚军,张奎华,曾治平,秦峰,牛靖靖,范婕,刘慧(中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侏罗系超压成因、垂向传导及油气成藏[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冯艳伟1,陈勇1,赵振宇2,刘听雨1,雷静3,钟升1,王淼1,李冠华1,裴仰文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马家沟组断裂控制天然气运移方向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王元杰1,蔡川2,3,肖阳1,明锦1,田然1,任艺1,朱张丽1,张钰景1,时聪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雷文智1,2,陈冬霞1,2,张芮3,刘子驿1,2,张少敏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川中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二亚段陆相页岩层系岩性组合类型及其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吴静1,张晓钊1,白海军1,郑小波2,蔡国富1,李志垚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中新统潮控体系及其岩性圈闭勘探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10期
  • 杨强根1,王晓蕊2,马维峰3,罗欣3(中国地质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设计[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鲁泽恩1,田玉刚1,柳庆威1,王晶2,3,朱宁2,3,徐亚东2,3(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于Sentinel-1和DEM数据的南岭高植被覆盖区地形线性特征提取方法[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田洋1,2,金巍1,王晶1,柯贤忠1,龙文国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江南造山带中段冷家溪群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以岳阳地区黄浒洞组为例[J].地球科学,2021,第4期
  • 胡军1,孙思远1,谷昊东1,安志辉2,叶琴3,王霈3(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峡东南华系南沱组底部冰川底碛沉积特征及其意义[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杜秋定1,2,3,4,王剑1,2,汪正江3,邓奇3,杨菲3(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扬子地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莲沱组沉积分异及其物源分析[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郭清海,杨晨(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搭格架高温热泉中钨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孙晓梁1,杜尧2,邓娅敏1,2,陶艳秋2,马腾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1996~2017年枯水期地下水排泄对洞庭湖水量均衡的贡献及其时间变异性[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黄金瓯1,2,鲜阳2,黎伟1,张达政1,庄晓明3(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嘉兴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典型滨海平原区地下水流系统水化学场演化及成因:以杭嘉湖平原为例[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李严1,2,王家乐2,靳孟贵1,马河宽3,柳浩然3,彭涛4(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山东省地矿局八O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运用水文时间序列分析识别济南泉域岩溶发育特征[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 毛欣1,2,刘林敬1,2,宋磊1,2,姜高磊1,2,李峻峰3,李长安4(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白洋淀近70年生态环境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