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1,2,何晓霞3,赵满祥4,张建良1,贾国利5,徐润生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迁顺技术中心;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作业部).煤粉与熔剂混合喷吹管道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王亚栋,张立峰(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成分体系钢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的热力学计算[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张晨1,2,胡锋1,2,周杰1,2,周雯1,2,张东1,2,吴开明1,2,3(武汉科技大学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材谷金带(佛山)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κ-碳化物对低密度超细珠光体组织细化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刘均1,左小坦2,陈永峰2,刘海宁1,徐智帅1,翟启杰1(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炼钢部).PMO对42CrMoA钢?300 mm圆坯枝晶组织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朱奎松1,蒲韵竹1,王来信2,李佳欣1,程相魁1,林银河3(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化发展部;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内配碳钠基碱性球团制备[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苏长永,李新宇,林严,苏步新(冶金工业出版社).中国钢铁工业国际产能合作案例特点分析及展望[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吕杰晟,宋志刚,何建国,丰涵,郑文杰,朱玉亮(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特殊钢研究院).固溶温度对17Cr-1Ni-3Mn-0.12N经济型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蔡玲,邵远敬,宋军,徐蕾(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冷轧带钢开卷机、卷取机电机参数及减速比计算实用方法[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肖学文1,王刚1,2,李牧明1,邹忠平1,赵运建1(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基于富氢/含碳煤气用于冶炼还原剂的减碳策略分析[J].中国冶金,2023,第5期
-
王尚杰夫,金会心,雷二帅,王正兴,顾炜(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赤泥、粉煤灰和磷石膏配碳碱性调控共烧结回收铁铝[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魏绿坤,徐安军,潘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基于Flexsim的炼钢-连铸区段流程仿真与优化分析[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梁精龙,邵雪莹,王乐,李相臣(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现代冶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钙化焙烧-微波酸浸对钢渣中钒铁浸出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王锦1,刘宇航1,刘威1,杨树峰1,2,李京社1,赵梦静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基于中间包冲击区的流场优化[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刘涛1,2,3,4,葛灵1,2,3,4,张一敏1,2,3,4(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页岩钒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裘尧衡1,陈朝轶1,2,李军旗1,2,王林珠1,2,兰苑培1,2,赵飞1,2(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省冶金工程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铝熔体净化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邵建男1,兰臣臣1,张淑会1,刘连继2,刘然1,吕庆1(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钢铁公司).高炉富氢冶炼后焦炭的性能演变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肖志新1,李向伟2,陈绪亨3,王炜3(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炼铁技术研究所(青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钢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及炭砖侵蚀机理[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孙畅1,李晶1,李首慧1,朱爽1,李积回2(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淬火工艺对高碳马氏体不锈钢10Cr15MoVCo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郭秀键1,雍海泉1,赵忠宇1,罗宝龙2,罗磊2(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热工环保技术研究所;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固废事业部).炼钢除尘灰消解试验与工艺优化[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李洋,臧喜民,孔令种,张俊凯,杨杰(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CaF2-Al2O3-MgO-CaO电渣重熔渣系成分与性质演变行为[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杜亚杰,王振阳,Alberto Nava Conejo,牛凯军,单长冬(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反应条件对渗碳体生成的影响[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
闫瑞军1,2,3,储满生1,2,3,柳政根1,2,3,刘培军1,2,3(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东北大学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辽宁省低碳钢铁前沿技术工程研究中心).50%CO2+50%CO气氛下金属化炉料非等温反应动力学[J].中国冶金,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