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文泽(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从“身体有恙”到“礼物流动”:作为交往话语生产的治疗实践——西汉水流域猫鬼神信仰的人类学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刘涛(河南大学文学院).一个学者的另一面相——由散落在民国报章中的任访秋佚文说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何星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文化人类学理论的类型及其构建方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赵辉(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兰俏梅(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新形势下东部城市民族问题及其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万小艳(湖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体制导向下的结构性失衡及高等教育发展转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赵继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之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姚上海(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心).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之思[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刘先春,李亚(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重构——兼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悖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张文山(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完善民族法律体系的基础[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罗彬(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美协国画艺委会).罗彬作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2期
-
马楠(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马晓玲(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暨爱民,彭永庆(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郑长德(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王霞,何欢(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田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黔东南郎德苗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郑信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略论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民间社团问题——以城市朝鲜族民间社团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彭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两汉之际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张立玉(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土家族典籍英译的审美损失和翻译补偿——以《摆手歌》英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亚里坤·买买提亚尔(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经验与现实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夏晶,夏季,张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ISM模型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戴小明1,盛义龙2(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的科学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廖群(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博物馆叙事简与先秦“说体”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潘泽江,潘昌健(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西南石漠化区生计重构农户的科技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种草养羊项目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李涵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俄罗斯土著民族权利保护策略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高永久,孔瑞,刘海兵(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喻厚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体的自我建构与消费社会的勃兴——基于城镇化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
吴海伦(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实践视角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