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忠利1,张凤1,黄保军2,潘少君3(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蚌埠医学院检验系).CD19、CD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RUNX1-RUNX1T1+突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吕俊廷1,杨志刚2,管有洪3,林忠顺4,萧杏贤1,刘德1,石曼1,王文珊1(江门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江门市杜阮镇卫生院;江门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前后白血病干细胞的变化[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王纪珍1,陈君敏1,曾志勇1,邱东飚2(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风湿科;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自噬调节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何志鹏,田辉云,谭明,吴勇(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驱动基因突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邱坤银,廖雄宇,郭淑仪,祁皓宁,蓝菁菁,方建培,黄科,黎阳,徐宏贵,周敦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洪菲1,张焕新1,陈翀1,2,闫志凌1,2,吴庆运1,2,曾令宇1,2,李振宇2,徐开林1,2(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稳定下调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对K56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李莉1,王黎2,魏广民2,陈德森2(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室;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淫羊藿素对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陈青1,2,朱璐婷1,岑溪南1,梁赜隐1,欧晋平1,王莉红1,王文生1,刘薇1,邱志祥1,董玉君1,王茫桔1,孙玉华1,尹玥1,王倩1,任汉云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血液科).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发生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林剑扬,郑艳彬,何鸿鸣,王杰松,杨瑜,陈道光,陈英(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及头颈部肿瘤内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王怀宇1,张慧云1,刘湲2,张欣欣1,龚莎1,陈丽梅1,王梦昌1,习杰英1,刘心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亚砷酸治疗剂量与复发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安全明1,刘元亘1,林梁1,刘杨2,路瑾2,葛青1(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细胞外基质糖蛋白Reelin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魏华萍1,2,杨楠2,谷振阳2,赵莎莎2,王飞雁2,罗澜2,管立勋2,高春记2(北京怀柔医院肿瘤血液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嵌合抗原受体设计的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余晓完1,黄东红1,郭建欣2,黄月琴2,谢若腾1,蔡俊峰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CALR、JAK2 V617F、MPL W515K基因突变率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王偲颖1,林靖2,黄凌1,刘兴梅1,韩媛媛1,韩文平1,安邦权2,李贵芳1,黄盛文1(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肽核酸阻断PYR复合体与DNA位点结合对γ-珠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李长生1,冀叶2,张莞萍3,付莉萍4(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二病区;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二科;南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务科).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张茜,白海,于晓辉,吴冰,潘耀柱,王存邦,赵丽萍,李文博,薛峰,张俊(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科).ITP患者中IL-21及其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变化[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李田田1,2,张莉1,2,陶善东1,2,马晶晶1,2,于亮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重点实验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吉晓霞1,2,刘芳2,夏红2,何洁2,谭晖2,易岚2,苏琦2(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南华大学肿瘤研究所湖南省肿瘤细胞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二烯丙基二硫下调MCL-1诱导K562细胞G2/M阻滞及其机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马冬磊,林科佳,陈晨,魏宗科,魏志璋,罗晓玲,王宇环(深圳市合一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Immune Cell SR对冻存PBMNC诱导培养CIK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俞露1,李强2,邓刚1,李晓芳2,钱煦岱2,孙涛3,俞石芳3(宁波市中心血站;浙江省中医院检验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输血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hsacirc0000254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张雅文1,程辉1,程涛1,2,3,4(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张珊珊1,董芳1,程涛1,2,3,Hideo Ema1,2,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干细胞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成体稳态造血的维持——造血干细胞还是造血祖细胞?[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林莹,高清平,叶柏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细胞焦亡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赵娟娟1,杨世伟2,张放3,袁晓莉2,朱尊民2,房佰俊1,宋永平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三氧化二砷上调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比例[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郭孟贤,邹勇,林璐慧,马旭东,黄轶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血液内科).shRNA沉默NSD2基因表达对OCI-Ly3细胞增殖、凋亡及Akt /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孙聪聪,常丽贤,朱帅,刘超,兰洋,陈晓燕,刘芳,陈玉梅,邹尧,竺晓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血液病诊疗中心).HER2在儿童ETV6/RUN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李文静,王晶,克晓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PD-1/PD-L1信号通路及其在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刘传苗1,杨天华2,黄敏1,周诚2,李永海2,李正红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蚌埠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内吗啡肽-1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和TLR4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容颖1,谭梅1,张相梅1,田润梅1,杨宇航1,苏琼1,罗茜1,史良1,朱平2,陈艳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二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青蒿琥酯通过诱导凋亡发挥抗THP-1细胞增殖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
杜晓艳,胡凯,赵伟,杨萍,万伟,景红梅,克晓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94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