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吉福1,郑刚2(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单桩承载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黄亮1,2,梁荣柱1,3,吴小建4,1,孙廉威4,3,张莉1,5,吴文兵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类矩形盾构隧道纵向抗弯刚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冯世进1,2,沈阳1,2,郑奇腾1,2,常纪昀1,2,史嘉梁1,2(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基于界面物态演变规律的衬垫界面动力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徐静涛(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杨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美育的实践——评《工程数学》[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许健1,2,高靖寓1,2,李彦锋1,2,袁俊3,程东幸3,谭青海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粗颗粒盐渍土地基掏挖基础抗拔承载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黄宏伟,陈佳耀,张东明(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区冻融隧道二衬横向渐近偏转演化及力学性态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石钰锋1,2,徐长节1,杨峰3,4,罗静静3,阳军生3,4(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隧道围岩压力运动单元上限有限元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韦庆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路德春,张君鸿,梁靖宇,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特征滑动面的横观各向同性土强度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方薇,周志刚(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落砂成型过程及模型孔隙率影响因素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王鹏,楚文杰,陈磊,张嘉瑶(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大型地下洞室岩梁开挖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杨庆益1,杨祺2(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云南民族大学预科学院).实变函数论在岩土工程勘查中的运用——评《岩土工程勘察》[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大会组委会).第29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通知[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工程学报》编辑部).《岩土工程学报》征订启事[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1期
  • 谢雄耀1,2,张永来1,2,周彪1,2,曾里1,2,刘凤洲3(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盾构隧道下穿老旧建筑物群微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杨光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基沉降计算的困难与突破[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章荣军1,董超强1,郑俊杰1,陆展2(华中科技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絮凝剂和缓凝剂对水泥固化疏浚淤泥浆效率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曹雪山1,2,额力素1,赖喜阳1,周赛1,李国维1,2,袁俊平2,吴建涛1,2(河海大学道路与铁道研究所;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崩解泥化过程中泥岩强度衰减因素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杨光宇1,姜福兴2,曲效成3,李琳4,魏全德3,李乃录4(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安科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彬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特厚煤层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陈国庆1,潘元贵1,张国政1,张广泽2,王栋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节理岩桥裂纹扩展的热红外前兆信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蒲成志1,杨仕教1,张春阳2(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开度影响的裂隙体破断机制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周葆春,陈志(信阳师范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压实膨胀土非饱和渗水系数函数的密度与水力滞回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陈正发1,2,朱合华2,闫治国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后上海软黏土的土-水特性及微观机理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匡政1,张明义1,白晓宇1,王永洪1,闫楠2,朱磊1(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风化岩地基GFRP抗浮锚杆力学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周雄雄1,2,迟世春1,2,贾宇峰1,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粗粒料湿化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金鑫,王铁行,赵再昆,罗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卸荷条件下黄土湿陷系数的计算方法及验证[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 王茂华1,2,迟世春1,2,刘振平3(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考虑相互作用影响的堆石料动力参数反演[J].岩土工程学报,2019,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