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利勤1,2,杨素玲1,2,亓丽梅3,刘桂君1,2,顾海科1,2(北京市辐射中心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短梗霉产liamocins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刘潇1,2,张正2,3,王丽芳2,于永翔2,王印庚2,3,廖梅杰2,3,谢国驷2,邢婧1,张浩2,王凯2,许悦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病害与免疫学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品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南地区与环渤海湾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水产动物分离株的表型与遗传特征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高利利,王聪聪,杨帆,曹伟军,张向乐,刘湘涛,朱紫祥,郑海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CRISPR/Cas9介导的RPSA基因敲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杨振兴1,李占鸿1,廖德芳1,高翔2,胡忠燕2,谢佳芮1,李华春1,杨恒1(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景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株新型云南牛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何广正,韩卿卿,翟浠佐,徐书景,鞠建松(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丙氨酸消旋酶C-端结构域重组体的构建及其功能初探[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丁允章,倪峰,赵鑫,张奕嘉,蒋冬花(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紫色红曲霉Mp-21胞内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活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曾红梅1,赵位1,王翔1,晏仕强1,杨泽晓1,2,罗燕1,2,程建国3,王印1,2,姚学萍1,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养麝研究所).一株林麝肺源创口博德特氏杆菌全基因组及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1,第7期
-
张宏1,李颖杰1,王文颖2,王禄山1(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硫循环网络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泽铭1,李传虹1,马巧丽1,李千雪1,魏亚茹1,赵吉1,于景丽1,希尼尼根2(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湿度盐度pH协同驱动锡林河景观疣微菌群空间异质性[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邓文芳1,2,吴佳鹏1,洪义国1,刘晓晗1,2,胡耀豪3(广州大学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反硝化过程及其驱动的N2O产生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静,张宝刚,刘青松,韩亚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电材料强化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产甲烷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东1,肖娴1,2,孙波2,梁玉婷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水热增加下黑土细菌群落共生网络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林喜铮1,2,谢伟1,2(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深部生物圈古菌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程澳琪1,康卫华1,李为1,余龙江1,2(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资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溶区土壤微生物驱动的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平,谭添,刘韩,王和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水微生物功能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周煜琦1,张照婧1,位光山2,3,张政1,邓晔1,4(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下海岸带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刘忠林,刘一凡,林丹丹,周蕾,牟伯中(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物采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暗黑菌(Atribacteria)的环境分布和功能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张露1,2,邵锐1,2,潘鑫1,2,王绍平3,王广成3,李伟3,岳正波1,2,王进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一株耐酸微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锰离子胁迫的生理响应[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卢园园1,2,陈龙照3,余倩怡2,程超2,程扬健1,2(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诱导矿化回收稀土离子La(Ⅲ)[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红越1,于景丽1,李千雪1,马巧丽1,特日格乐1,魏亚茹1,夏晶晶1,吕赫1,赵吉1,希尼尼根2(蒙古高原生态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锡林河流域不同植被带土壤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杨泽胜1,2,陈国俊2,张相杰2,程宽2,龙明亮2,刘同旭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微生物介导硝酸盐还原耦合亚铁氧化过程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李术艺1,冯旗1,董依然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环境和生物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封存二氧化碳与深地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郑春菊1,2,陈曼佳3,童辉3,孟方圆1,2,吕亚辉3,刘承帅1,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微生物驱动硝酸盐还原耦合亚铁氧化成矿过程的锌胁迫[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王鹏1,吴莹1,刘素美2,3,王晓娜1,戴金龙1,叶祁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赵婷1,陆现彩2,殷哲2,崔向杰2,刘欢2,李玉妹3,冯抗抗1,李娟2,张冬梅1(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卢氏和江西宜春两处锂矿山地表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严嘉慧1,2,3,周岐海1,胡林安2,3,钟菊新2,3,李强2,3(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不同演替阶段岩溶石灰土可培养细菌的群落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
黄建蓉1,高磊2,李丽2,李文均2,3,蒋宏忱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咸海湖泊退缩对岸边土壤真菌和植物内生真菌的影响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