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元日1,2,3,4,杨倩1,2,3,王佳林1,2,3,李仰真1,2,3,许岩岩4,崔忠凯1,2,3,程鹏1,2,3,陈松林1,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半滑舌鳎lnc-XR_003049606.1及其靶基因pmelb在无眼侧皮肤黑化过程中的表达[J].水产学报,2022,第4期
-
崔晓羽1,董赛赛1,段胜华1,汪桂玲1,2,3,李家乐1,2,3(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角帆蚌kinase X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探[J].水产学报,2022,第4期
-
袁秀堂1,于正林1,王清1,刘辉1,张立斌2,林承刚2,王天明3,刘富祥4,许家磊5,杨红生1,2,6(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通和(山东)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试论黄河三角洲生态农牧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途径[J].水产学报,2022,第4期
-
欧阳杰1,2,3,赵昕源1,4,马田田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南极磷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的含量、结构及抗氧化性[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谢凯1,石勇1,何慧1,2,马学坤2,李昭林2,钟蕾1,吴桐强1,张俊智1,胡毅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粤海饲料集团).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免疫及肌肉品质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陈洵子1,2,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物种分布集成模型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栖息地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朱凯1,徐雪姣2,杨会成3,沈清1,戴志远1,郑振霄1(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β-环糊精稳定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李玉锋1,2,王敬敬3,檀利军2,彭知云2,赵晟2,刘海泉2,赵勇2(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可溶性南极磷虾蛋白-芦丁复合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分析[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倪锦1,2,3,谈佳玉1,2,3,郑晓伟1,2,3,沈建1,2,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远洋渔船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标准化船载加工模式中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的虾水配比关键技术[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冯超1,2,李灵智2,张港琛1,2,刘健2,杨嘉樑2,饶欣2,黄洪亮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南极磷虾桁杆拖网网型结构与作业性能之间的关系[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王诗淼1,2,杨春雨1,2,赵琪1,2,李健1,2(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型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应用[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林娜1,马德蓉1,2,刘志东1,倪玲1,段蕊2,张俊杰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极磷虾主要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刘芸杭1,林伟1,胥亚夫2,刘玉欣1,3,周大勇1,3,宋亮1,3(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辽渔南极磷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其品质分析[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王新良1,2,于小涛1,3,张吉昌1,2,李显森1,赵宪勇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极磷虾渔船船速对科学探鱼仪有效探测深度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韦想云1,2,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南极海洋保护区与南极磷虾渔业论非政府组织在南极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李帅1,李灵智1,冯超1,2,杨嘉樑1,张港琛1,2,饶欣1,黄洪亮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19年秋冬季南设得兰群岛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特征[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刘慧1,2,3,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变点分析的南极半岛南极磷虾资源分布空间格局尺度效应[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赵国庆1,2,宋学锋2,徐博3,杨嘉樑2,李帅2,饶欣2,黄洪亮2,张衡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南极半岛北部水域南极磷虾渔场时空演变特征[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朱宇航1,卓梦婷1,2,3,朱国平1,4,5,6,董思宋1,4,沈心仪1,张春玲1,7,程灵巧1,4,7,胡松1,4,7(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冰与风场对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磷虾渔场作业适宜性的影响[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董思宋1,2,3,孔群群1,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高岩1,2,邢丽红1,孙伟红1,孙晓杰1,祖露1,3,李兆新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极地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常温酶解法测定基于南极磷虾中虾青素酯的方法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廖丹枫1,2,方倩1,朱国平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磷虾渔场夏秋季汤氏纽鳃樽食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学报》编辑委员会).2019-2021年高影响力论文[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学报》编辑委员会).致谢审稿人[J].水产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