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韬1,2,李泽鑫1,李闪闪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碳纳米管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自收缩及抗裂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王雅娜1,2,3,曾安民4,陈新文1,2,3,王翔1,2,3(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检测研究中心;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材料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5D机织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不同方向力学性能测试与模量预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兰文涛1,2,吴爱祥1,2,王贻明1,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凝水膨胀充填复合材料的配比优化与形成机制[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张秋月1,安鲁陵1,岳烜德1,李志辉1,国佳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遗传算法的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装配压紧力大小与布局的优化[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方奕欣,陈蔚,蒋震宇,汤立群,刘逸平,刘泽佳,周立成(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碳纤维和SiO2纳米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信振洋,苗文成,王悦,陈华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ZrO2增韧Al2O3颗粒增强Fe45复合材料拉伸断裂的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仿真[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刘振源,刘烈凯,金鑫,汤昊,孙润光(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沥青基软碳材料对硅负极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闫海,邓忠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基于深度学习的短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预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周龙伟,赵丽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基于失效机制的单向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退化模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俞丽萍,沈衍,庞乾辉,张志宇,梁云霄(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宏观尺寸大孔-介孔TiO2-S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顾建平1,2,方常青3,2,孙慧玉2,曾好2,蔡中兵4(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建模与影响因素[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潘斌1,张桂明1,孙子恒1,郭万涛2,王继辉1,肖雪瑞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基于细观力学的大开孔层合板缝合补强力学性能计算的新方法[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谭志勇1,姚磊江2,王淑玉1,张健1(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特种技术重点实验室).静力试验中C/SiC构件集成式热结构的声发射特性及与材料测试的对比[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冯威,徐绯,袁佳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双斜接修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行为及影响因素[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胡海霞1,2,廖金龙2,朱曜峰2,董余兵2,傅雅琴2(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碳纤维负载NaTaO3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方怀青,王振军,周金秋,邱旭东,蔡长春,余欢(南昌航空大学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纤维对短切碳纤维/AZ91D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和加工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朱大有1,张浩1,2(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声波辅助制备癸酸-棕榈酸@改性SiO2调温调湿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谢超1,王起才1,2,于本田1,李盛1,2,张戎令1,2,王云天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低温硫酸盐侵蚀下水泥砂浆抗折强度预测模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张建平,王树森,龚曙光,申欣,胡慧瑶(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无网格法计算模型及应用[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李香林1,王继辉1,倪爱清2,杨斌1,张浩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用纤维织物厚度方向饱和渗透率的预测模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初明越1,阳玉球1,赵德方2,马岩3,王永利4,董玉莹1,滨田泰以2(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先端纤维学科;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接头尺寸对玻璃纤维/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机械连接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潘志伟,马东鹏,廖雨田,刘逸平,蒋震宇,汤立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天然纤维/环氧树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老化规律[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李翰,樊茂华,冯振宇,解江(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响应预报方法[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王志平,孙凌丰,路鹏程,李娜,王宏洋(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电热作用对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应力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6期
-
管品武1,涂雅筝1,张普1,2,唐国斌3,2(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桥梁安全检测与加固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超高性能混凝土单轴拉压本构关系研究[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5期
-
慕文龙,那景新,秦国锋,谭伟,申浩(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交变载荷对CFRP复合材料-铝合金粘接接头剩余强度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9,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