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方华1,2,3,4,底青云1,2,3,4,高雅1,2,3,4,付长民1,2,3,4(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浅海域海底极低频电磁响应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唐华风1,2,田志文2,赵志刚3,鲁宝亮4,唐武3,何凯伦2,朱晨曦2,王璞珺1,2(自然资源部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婆罗洲北部岩石密度和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南海南部前新生界岩性识别的约束[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吴晗1,2,陈涛1,V.V.Kalegaev3,M.I.Panasyuk3,段素平1,何兆海1,李仁康4(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核物理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同步轨道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统计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石耀霖1,尹迪1,任天翔2,邱泽华3,池顺良4(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鹤壁市地震局).首次直接观测到与理论预测一致的同震静态应力偏量变化 ——2016年4月7日山西原平ML4.7地震的钻孔应变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刘文潇1,李春峰1,2,朱塽1,陆哲哲1,吴招才3(浙江大学海洋科学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太平洋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空间分布与控制因素[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罗飞,王华忠(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波现象与智能反演成像研究组).基于约束Markov决策过程的初至自动识别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邓少贵1,2,刘天淋1,3,蔡联云1,2,来姝君4,令狐松5,王正楷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功能实验室;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基于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地层水平电阻率快速提取方法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贾若1,2,吴建平1,王长在1,张羽2,张龙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吉林省地震局).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远震P波方位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王文博,刘晓,崔伟,肖加奇(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刘昌,徐海伟,刘成英(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黄河兰州段2018年汛期沉积物的磁学特征研究:对古洪水重建的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周成1,马张烽1,蒋弥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影像大地测量技术再探伊朗桑塞菲德2017年MW6.1地震盲断层倾向[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6期
  • 胡杰1,2,3,龙祖烈4,黄玉平4,张林友5,胡迪6,王一波1,2,3,胡圣标1,2,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海石油深海分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李洪丽1,刘财1,2,田有1,2,3,吴兆营4,朱洪翔1(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白山火山综合地球物理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林省地震局).松原前郭地震区孕震构造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胡书凡1,赵永辉1,吴健生2,1,葛双成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横向非均匀介质多道瑞雷波频散曲线正演[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曹颖1,黄江培1,钱佳威2,付虹1(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揭示与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有关的P波速度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韩建成1,2,陈石1,2,卢红艳1,2,徐伟民1,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Slepian方法和地面重力观测确定时变重力场模型:以2011—2013年华北地区数据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王小卫,王孝,谢俊法,曾华会,赵玉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基于Marchenko理论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姜磊1,丁志峰1,2,高天扬1,黄翔1,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利用背景噪声和接收函数研究华北克拉通地壳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汪宏年1,于蕾1,王浩森2,杨守文1,殷长春3(吉林大学计算方法与软件国际中心;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环状刻槽钻铤中随钻方位电磁波响应的混合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袁静1,王桥2,张学民3,杨德贺2,王志国4,张乐5,申旭辉2,泽仁志玛2(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基于电磁卫星的闪电哨声波智能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白洋1,谭茂金1,肖承文2,韩闯2,武宏亮3,罗伟平2,徐彬森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致密砂岩气藏动态分类委员会机器测井流体识别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高玲琦1,殷长春1,王宁1,刘云鹤1,苏扬1,熊彬2(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基于曲波变换的航空电磁数据调平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刘俊成1,陈祥忠2,郭井学3,王瑞星2,惠梦琳2,黄申硕2(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最小二乘Kirchhoff射线束叠前时间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吴逸影1,2,邓斯壮2,钮凤林2,贺巍1,3,吴汉宁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莱斯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陕西省地震局).秦岭造山带上地幔各向异性及相关的壳幔耦合型式[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易佳1,刘伊克2,胡昊3,张郁山1,杨宗奇4(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University of Houston;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责任有限公司).面波频散谱多模式高分辨率成像的多道信号比较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李富珍1,张怀1,唐磊2,石耀霖1(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于钻孔应变地震波记录确定地震面波应变震级[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张帅1,田云涛1,2,田野1,刘一珉1,唐苑1,秦咏辉1,颜照坤3,李仕虎4,沈中山4,张增杰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早期古应力环境:来自四川盆地西南缘磁组构的记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 顾旭东1,罗凡1,彭锐1,李光剑1,陈欢1,王市委1,易娟1,李志鹏1,倪彬彬1,赵正予1,王琛2,袁丁3(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JJI甚低频台站信号对太阳耀斑事件的响应特性[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