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素娥,范瑞清,姚忠平,唐冬雁,杨春晖,韩喜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索授式授课模式在大学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尝试[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尤汀汀,高宇坤,王广胜,鹿现永,殷鹏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计算机与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王建国(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用语音课件方式进行在线教学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高琼芝,刘英菊,张声森,杨思源,蔡欣,刘海峰,周晓华(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董喜燕1,张会菊1,梅雪澳1,王少华1,臧双全1,2(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对分课堂”新模式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 ——以河南理工大学本科高年级化学专业为例[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周加贝,鲁厚芳,赖雪飞,谢川(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轻度混合式教学在工科基础化学课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孔祥蕾(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利用Bachman语言能力模型重塑全英文教学的化学课堂[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吴云英,李德燕,谢建新,陈文静,代刚良,陶艳,普梦蝶(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乙醚的制备”为例[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邓阳,管文娟(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师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论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谢木标,朱国贤(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策略探索 ——以无机化学课程晶体结构内容为例[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孙长艳,李文军,路丽英,董彬,周花蕾(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系).线上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Cr(III)系列配合物的合成与分裂能的测定”为例[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田昀,马骁飞,马亚鲁,秦学(天津大学理学院,无机化学教学团队;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在线期末考试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蔡苹,胡锴,罗威,程功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无机化学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的协同作用[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李君,张玲,李丹,曹忠,陈平,何婧琳(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XXT完全线上”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张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刘坚华,姚莉韵,林琦,杨若林(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医用有机化学在线考试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1,第7期
-
李雪纯,孙芳(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自由基型光引发剂简介及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李厚金,李金珊,陈六平(中山大学化学学院).过氧化氢:小分子,大作用[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周磊(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化学的若干衡量指标[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李彦琴1,张洁1,王卫1,杨金凤1,于锋1,2(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兵团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兵团工业研究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教融合实验教学探索 ——以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为例[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朱秋华(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共轭体系的分类及结构特征[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董金龙,刘雪娟,赵婷婷,文斌,韩红斐(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实验条件的优化[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臧宏瑛,王永慧,李阳光(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锂键”概念拓展到化学概论课程的氢键知识教学[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杨占会,沈旭凡(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杜瓦苯与苯的共振结构[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孟祥茹,李纲(郑州大学化学学院绿色催化中心).双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及其与1,10-邻菲啰啉之间的光配体交换反应产物剖析 ——推荐一个新颖有趣的综合化学实验[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王平安,姚琳,张东旭,聂慧芳,李穆琼,姜茹(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学教研室).利用无溶剂研磨反应制备3-取代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王佳怡,许家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双取代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区域选择性规则的理论解释和实验依据[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
陈广慧1,林旺强1,马荔2(汕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虚拟教室与教学楼”模型在无机化学四个量子数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