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瓅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言论传播与国家形象在年轻一代的良性内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7期
  • 陈兵,赵广志(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儒家五伦观与佛教六方说比较——以《孟子》和《善生经》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7期
  • 孙昕光1,李宗刚1,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7期
  • 何阳,孙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逻辑理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许天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人工智能时代的隐私困境与救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宋伟1,2,康卫敏3,赵树良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协同创新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1998-2017)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王军杰1,石林2(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中国(四川)自贸区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路径与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姚珣1,张明善2,马晓玲1,3(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基于“结构-战略-治理能力”的城市民族互嵌社区治理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庄龙玉1,龚春明2(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张磊(华东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中心).论我国教育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苏德,刘子云(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双语教育研究回眸与前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刘晓莉1,张雷2(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协同创新机理研究:知识转移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李畅(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信的传播偏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王郅强1,2,彭睿3(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特大城市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地方风险治理研究中心).汶川十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 V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景辛辛1,章晟1,辛冲冲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动态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再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蒋彬1,王胡林1,2(西南民族大学;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分析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罗泽胜(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劳动合同法中二倍工资规则的反思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刘军辉1,安虎森2,张古3(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产业空间分布——兼论单边贸易保护与经济增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陈武1,张海波1,2(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极端灾难应急响应中的组织适应与信息流动——阜宁龙卷风案例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曲比阿果(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仪式的群体表达——以美姑县彝族农民达者某某家的尼木措毕仪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李蜀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自然、自然哲学与苏格拉底哲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李利芳(兰州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王田(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羌族地区村落社会的灾难应对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帅巍1,纪锡垕2(四川师范大学;《人文艺术》).马丁·布伯的对话解释学及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内在联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张婷,张玉瑜(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49-1956年上海私营出版业消亡的历史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单德朋1,郑长德2(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谈凤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隐藏的含混与张力:重释《彼得·潘》兼论儿童文学的悖论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 钟开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中心).逆向变更风险管理——“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案例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