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菲1,汪洋2,赵祎1,2,陈明生3,范文佳1,郭宝元2,王松雪2(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湖北以勒科技有限公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黄粉虫毒性及其排泄行为[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郑玉婷1,高子竣1,2,于洋1,张丽丽1,林军1,竹涛2(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的甲基叔丁基醚水生生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张银杰1,张洪昌2,凌思源1,蒋玲玲1,彭程1,张卫1(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壬基酚对斑马鱼不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王进华,柏彬彬,邓婉菲,邹婷,应雪萍(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镉诱导文蛤鳃细胞凋亡和抗氧化生物标志物的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陈宣樾1,2,熊忆茗1,2,秦占芬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两栖动物与鱼类对化学物质急性毒性敏感性的比较[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王智宇1,2,姜爱莉1,吉成龙2,吴惠丰2(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盐度对重金属镉的毒性影响:以太平洋牡蛎为例[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吴安庆1,2,田欣1,2(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氧化石墨烯对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王梦圆1,2,张龙飞1,2,吴迪1,2,方长玲2,迟海2,顾润润2,王媛2,席寅峰2,李思曼2,史永富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加工研究室).羟基多氯联苯在小鼠体内的蓄积及迁移特征[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赵雪君,李连山,孟鸽,张旭,王鸣华,华修德(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腐霉利在油菜植株上的消解及在水培体系中的代谢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宋崇崇,张瑾,周娜娜,骆纵纵,马添翼(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消毒剂混合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协同作用动态定量表征[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李鑫,杨北辰,梁晓晖,郑晓波,解启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南电子垃圾拆解区室内灰尘中HBCDs 和TBBPA的组成特征及人体暴露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2期
-
黄苑,张维,王瑞国,苏晓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双酚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晓锋1,2,吴锋颖1,剧永望1,2,丁豪杰1,2,张慧娟1,2,刘雪1,2(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石灰、羟基磷灰石、秸秆生物炭对烟草吸收镉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章宇晴1,2,3,李大圳1,2,3,付茜茜1,2,3,冯丹1,2,3,赵媛媛1,2,3,俞花美1,2,3,邓惠1,2,3,葛成军1,2,3(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水环境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王鑫格1,2,3,4,李娜1,2,3,许宜平1,2,3,韩颖楠1,2,3,饶凯锋1,2,3,马梅1,2,3,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探讨[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王雪梅1,2,胡金朝1,刘国2,彭聪1,文伟吉1(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基于商值法的镧水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梁延鹏1,2,王婧1,钱丽1,覃礼堂1,3,曾鸿鹄1,2,莫凌云1,3,宋晓红1,2(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磺胺类抗生素对斜生栅藻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任思瑞1,周鸿媛1,刘榕1,郭婷1,张宇昊1,2,马良1,2(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粮食真菌毒素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毒性:现状与展望[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郑子廷1,2,闫赛红1,2,查金苗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有机磷类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构建与毒性机制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红英1,罗孝俊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资源与利用保护重点实验室).生物对得克隆物种特异性立体异构体选择性富集及其潜在机理[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张智1,王菊英2,王新红3,穆景利1,2(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化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新视角[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张璐莹1,2,于洋1,郑玉婷1,张丽丽1,林军1,于彩虹2(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发达国家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侯琳1,徐建1,2,梁雪芳3,金小伟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三唑酮对大型溞代际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汪贞,范德玲,古文,王蕾,刘济宁(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环境中4-叔辛基苯酚的污染现状与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闫路1,苟潇1,彭颖2,高瑞泽1,田明明1,张效伟1,3(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流域环境生态工程研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化学品安全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3D体外培养模型的化学物质肝毒性预测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田明明1,夏普1,张效伟1,2(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化学品安全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功能基因组学在环境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夏冰1,2,3,陈红枫1,应蓉蓉2,3,金淑2,龚冰4,季节4,仇浩4(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存阳离子对砷、硒和钒毒性效应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朱思俞1,2,刘焕1,2,韩文娜1,2,李中意1,2,柳春红1,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PAEs对线粒体转录因子A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及3D-QSAR模型构建[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滕跃发1,2,王晓晴1,2,李斐1,3,吴惠丰1,3,吉成龙1,3,于进福4(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职业学院网络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毒理学中的应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周宏瑞,杨雨桐,杨晓波,王尚,薛斌,李辰宇,赵辰,张曦,谌志强,王景峰,邱志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纳米二硫化钼促进粪肠球菌中信息素诱导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接合转移[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