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犇1,贾伟丽1,吴颖琳1,刘芳2,应光国1(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低温热解对有机肥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消减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刘志平,解文艳,杨振兴,胡雪纯,张鹏飞,周怀平(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长期施用牛粪对褐土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赵文慧,张晓娜,汝少国(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农药类化合物对鱼类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张欢乐1,王娜1,马晓妍2,张靖坤1,孙嘉靖1,杨鑫悦1,西崇峰3(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东营职业学院).基于特性参数k·ECx和均分射线法的二元混合物联合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陈煊威,许健,陈瑾(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在小鼠组织和细胞水平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动态毒性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汤其阳1,章彤1,李梅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水质基准的中国地表水体中林丹生态风险评估案例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王鑫格1,2,3,4,李娜1,2,3,韩颖楠1,2,3,马梅1,2,3,4,吴兴华5,李翀5,王殿常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二噁英及类二噁英污染物致免疫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刘帅1,王腾1,王孜晔1,缪丰锴1,王方钰1,李正炎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甘膦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及其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樊曼1,2,齐素贞3,王妙3,黄少康1,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福建)蜜蜂生物学观测站).乙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核酸甲基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李思颖1,2,马栋栋1,2,张金阁1,2,龙小冰1,2,卢志杰1,2,刘昕3,黄楚舒3,史文俊1,2,3,刘芳4(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广东省化学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广东分中心)广东省精神活性物质监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新精神活性物质氯胺酮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李富萍1,2,3,黄清育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污染物诱导神经毒性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杨彦1,2,高源1,马盛韬1,龚剑3,余应新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壬基酚异构体的组成、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黄淑婷,肖荣波,黄飞,徐美丽,黄俣轩,石航源,王鹏(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壤不同粒级中Cr(Ⅵ)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邱宁1,2,李文静1,钟鸣3,周成成4,王剑伟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长江航道勘察设计院(武汉)有限公司).稀有鮈鲫集群行为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胡成章1,2,蔡灵2,于婷1,赵晓玉1,杨明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长链非编码RNA响应环境污染物胁迫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于振洋1,2,袁佳磊1,2,徐蓓宁1,2,Fangnon Firmin Fangninou1,2,李文哲3(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丹与抗生素对黑腹果蝇肿瘤细胞迁移的联合毒性与氧化应激效应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孔坤1,2,张猛1,宁增平1,钟重3,王国玉4,张弛3,孟博1,刘承帅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内外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框架形成与发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
毛慧1,2,于建飞1,2,张宗祥1,2(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土壤有机污染物监测重点实验室).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住宅小区内二噁英类物质的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