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金大龙1,2,袁大军1,2,韦家昕3,李兴高1,2,陆平1,2(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小净距隧道群下穿既有运营隧道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唐朝生1,施斌1,崔玉军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国国立路桥大学).土体干缩裂隙的形成发育过程及机理[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王道远1,2,3,崔光耀4,袁金秀2,朱永全1,3,朱正国1,李冬2,王洪凡2(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断裂黏滑错动下隧道减错措施作用效果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刘勇1,2,李福豪2,陈健3,胡俊4(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深层搅拌水泥土基底加固层的三维随机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杨光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的现代本构理论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邵生俊1,2,李骏1,李国良3,王新东3,靳宝成3,邵帅1(西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大厚度湿陷性黄土隧道现场浸水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姚仰平,王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影响锅盖效应因素的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王者超1,2,宗智1,乔丽苹2,李术才1,李崴1(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横观各向同性岩石弹塑性本构模型与参数求解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张常光1,2,张成林1,周菲3,晏青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圆形隧道弹塑性分析的强度理论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孙逸飞1,高玉峰1,鞠雯2(河海大学教育部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华兴建筑公司).分数阶塑性力学及其砂土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雷国辉1,2,张惠敏1,2,刘芳雪1,2,张飞1,2,庄妍1,2(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层软土地基上土堤填筑稳定性的塑性极限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蔡晓光,李思汉,黄鑫(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水平地震作用下双级加筋土挡墙格栅应变及破裂面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赵成刚1,2,李舰1,宋朝阳1,蔡国庆1,刘艳1(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力学理论需要发展与变革[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陶高梁,陈银,袁波,甘世朝,吴小康,朱学良(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基于NMR技术及分形理论预测SWRC[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崔春义1,2,孟坤1,武亚军3,马科研1,杨刚1(大连海事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考虑竖向波动效应的径向非均质黏性阻尼土中管桩纵向振动响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傅中志1,2,陈生水1,2,张意江1,石北啸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堆石料加载与流变过程中塑性应变方向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张雯萍1,周亦涛2,俞缙1,3,刘士雨1,蔡燕燕1,3,余闯4(华侨大学福建省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交通工程系;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T模式下考虑主应力偏转的刚性挡墙地震主动土压力[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王希元1,龚伦1,吴金霖1,马相峰1,仇文革1,敖维林2,李洋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砂质黄土地层中既有隧道上方挖方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胡向东1,2,邓声君1,2,汪洋3(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拱北隧道“钢管-冻土”复合结构承载力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张伏光1,2,3,蒋明镜4,2,3(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微观破损机理的胶结砂土三维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凌华1,2,王伟3,王芳1,2,傅华1,2,韩华强1,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绍兴文理学院).砾石土心墙料水力劈裂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张文杰,陈鲁,严宏罡(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填埋场内垃圾的持水特性和孔径分布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柴华友1,柯文汇2,3,陈健4,黄祥国2,李忠超2(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浅部地下洞穴散射波对波场扰动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胡亚元(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剪切双曲线型等效时间流变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组委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第一号通知)[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本刊编辑部.《岩土工程学报》征订启事[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8期
  • 杨忠平1,2,3,刘树林1,2,3,刘永权1,2,3,何春梅1,2,3,阳伟1,2,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反复微震作用下顺层及反倾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8,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