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文娟(经济日报社新媒体传播部演播运营室).“记录小康生活 见证时代变迁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视频征集活动最有力的传播是全民“大合唱”[J].中国记者,2021,第8期
  • 钟新1,2,蒋贤成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完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高宪春(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张志安1,2,唐嘉仪3(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国家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符号互动视角下中国国际传播的障碍与优化策略[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姜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美的传播与传播美学 ——在“三个一百年”意识下讲好中国故事[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刘云1,陈施敏2(羊城晚报民生新闻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红记者工作室”缘何成为融媒体发展“网红之招” ——南方报业“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的探索[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周树春(全国政协;中国日报社).全面开辟国际传播新境界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沈贤志(深圳日报).融通中外的题材选择与表达方式 ——以英文《深圳日报》为例[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徐赞(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党委).知行合一、学史力行的党媒实践 ——金华日报“我们的学史笔记”融媒报道回眸[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新华社报道团).描绘壮丽画卷 献上深情礼赞 ——新华社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报道[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何平(新华通讯社).发挥外宣主力军作用 担当展形象使命任务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赵雪波1,王松松2(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对新闻霸权主义说“不” ——一种国际传播向度的选择[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金梦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融通中外:坚持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的三维坐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体会[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李杰(新华社甘肃分社).回应社会关切 兼具锐度温度 ——甘肃景泰山地越野赛报道手记[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邓华(新华社广东分社).广州疫情“风暴眼”记者亲历记[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高凌(上饶晚报).区块链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我国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课题指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获得的启示[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唐亚南(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大局中找准坐标,理论宣传因势利导 ——《人民法院报》理论版编辑经验谈[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陈红梅,姜媛(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Vlog新闻报道的叙事特征分析[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吴挺,张茹(澎湃新闻).英文新媒体“第六声”创新国际传播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王京育(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报社国内新闻编辑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失真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罗依坤(湖南省株洲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经济报道的可视化表达[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陈陆军(中国新闻社党委).转型 创新 探索 ——中新社在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新作为[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程征(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王子辰工作室:秉持专业能力和建设性态度的“国际沟通者”[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毛伟1,方明轩2(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徐泽宇工作室:用个人IP创新对外舆论斗争[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 万京华,王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史研究室).新华社在党的新闻史上的地位与独特贡献[J].中国记者,2021,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