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韩宝彬1,2,程鹏1,2,余毅航1,2,田玉洁1,2,龚育诚1,2,陈冰娜1,2,杨闻达1,2,沈劲3,孙家仁4,罗德耀5(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施肥后土壤HONO排放特征及排放因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晓曼,陈天虎,孙付炜,刘海波,邹雪华,陈冬(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焙烧酸浸联合处理电镀高铬污泥高值化利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徐丹1,林文鹏1,2,施润和3,高峻1,2,李鲁冰1(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近20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PM2.5暴露风险时空格局演变[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吴婧1,2,张润宇1,王立英1,张志1,2,袁海军1,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喀斯特地区端元样品中溶解有机质的多维特征与源辨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吴波波1,2,王鹏1,2,丁明军1,2,黄高翔1,2,张华1,2,晏彩霞1,2,聂明华1,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类活动强度对锦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杨鹤云1,2,郑兴1,3,李晓良1,2(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国家环保设备质量检验监督中心).基于大肠杆菌细胞阵列法对典型杀菌剂三氯异氰脲酸的毒理机制探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刘洋1,2,张佳乐1,牛奥迎1,皇甫子依1,薄业华1,Sultan Yousef1,3,张榜军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水生态毒理与健康防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埃及国家食品毒理与污染物研究中心).草甘膦和铅联合暴露对入侵蓝藻——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联合毒性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熊惠磊1,2,张晓聪1,杨海洋1,张志强3,段双妮2,刘海涛2,陈选平4,施汉昌1,5(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湘南学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大自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碳同位素解析厌氧产酸过程挥发性有机酸来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胡德秀,闫怡心,李瑶,朱念,张聪(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铁源对剩余污泥厌氧系统中蓝铁石生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张涛1,韩筠松1,陈川红1,陈海2,初里冰3(中广核达胜科技有限公司;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头孢菌素发酵菌渣电子束辐照-好氧堆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艾佳臻1,2,杜显元1,王新伟1,2,3,蔡婷4,黄志斌2,邢雨菲2(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原油胶质对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的响应与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张施阳,吉敏,李青青,杨洁,黄沈发(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基于嗅觉效应的土壤苯系物关键因子识别及安全阈值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曹学洋1,谢童1,吴品晶1,吴胜春1,2,梁鹏1,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左氧氟沙星对土壤中汞形态微生物转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思凡1,2,刘冰茵1,3,谭国涛1,王茹1,2,3,袁林江1,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铁阳极的生物阴极自养反硝化效能影响因素探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胡昊1,潘顺龙1,2,聂溪1,郭鑫瑞1,张永军1(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环境学院).CoFe2O4的制备及其对有机膦酸的去除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高远,赵珊,梁转转,杨艳青,张卫珂(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i2WO6/UiO-6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辛思奇1,2,赵通林1,李学伟2,3,乔梦2,赵旭2(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机械活化蛇纹石吸附除磷性能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程大伟1,2,冯申1,2,杨胜科1,2,张琳1,2,晋浩颖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循环井技术对低渗透性透镜体二级污染源的修复效率评估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姚瀚申1,吴义锋1,朱红生2,程寒飞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梯级生态湿地对污水厂尾水水质提升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熊涛,钱玉立,韦斯,耿金菊,于清淼,任洪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武进港流域地表水中新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与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季恺悦1,2,李琦1,2,单保庆1,张超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白洋淀沼泽区与开阔水域区颗粒物组分特征与沉降通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张娅洁,朱亮(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质炭覆盖对太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与转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梅梦1,康鑫1,2(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街道峡谷内车辆流动对反应性污染物传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君悦,刘朝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WRF-Chem的长三角地区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张双银1,吴琳娜1,2,张广映1,王丹1,吴攀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柳江上游沿岸喀斯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温玉玲1,李红波1,2,张小林1,2,王晓龙3,黄琪4,蔡永久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30年来鄱阳湖环湖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杜晨1,张丽娟1,杨艺萍1,赵余峰1,刘栋1,2(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监测与信息服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哈尔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吕晓冰,李茹莹(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定化微生物对低温河水脱氮效果的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郭佩茹,汪素芳,郑杰蓉,王翠翠,龚勍,周爱娟,岳秀萍,段润斌(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阳极型MFC对磺胺喹噁啉的降解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苏冰琴1,2,温宇涛1,2,林昱廷3,宋秀兰1,2,李瑞1,芮创学4(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市政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太原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嘉宝源科技有限公司).活性碳纤维-过硫酸盐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