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江林1,2,王永1,孟庆勇3,朱江江1,林亚秋1,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羊KLF6的分子克隆及其时空表达特征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陈阳1,2,金一锋1,2,金忠民1,王玉书1,蔡荣建1,邵竹林1,王杰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省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草地早熟禾硝酸盐转运蛋白NRT2.4基因序列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崔保伟1,刘全永1,秦广利1,朱俊朋2(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酵羊粪与松土促根剂配施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朝天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谢昆1,2,李密杰1,蒋成砚1,鲁海菊1,孔琼1,何超1,沈登荣1(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省高校滇南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抗菌肽Omiganan的克隆、表达和抑菌活性[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李静怡1,2,3,梁玉刚1,2,3,王忍1,2,3,孟祥杰1,2,3,龚向胜1,2,3,黄璜1,2,3(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试验站).免耕半固态直播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杨柳青1,2,3,殷实1,2,3,4,秦文昌1,2,3,袁钰洁1,2,3,李键1,2,3(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现代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牦牛SIRT7基因克隆及其在各组织和不同发情时期卵巢中的表达[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王凌1,2,3,张国印2,3,刘孟朝2,3,孙世友2,3,刘蕾2,3,茹淑华2,3,赵欧亚2,3,李博文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技术创新中心).硝化抑制剂和肥料减施对减少设施菜田氮源气体排放及与微生物功能基因的互作[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岳润清,刘璐,铁双贵,徐心志,陈娜娜(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转Cry1Ab-t基因玉米YA108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王文玉,万思宇,张雪松,魏媛媛,张家智,李红宇,郑桂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不同耕作模式下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王建国1,2,路战远1,2,程玉臣2,张德健3,赵小庆2,武海明4,赵玉河4(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休耕对小麦和油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耿姝,熊修琦,李芳果,邵颖,殷冬冬,涂健,宋祥军,祁克宗(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稳定表达禽β防御素2的DF-1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大肠杆菌活性[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贾利强1,赵秋芳2,陈曙2(贵州师范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非生物胁迫条件下10个玉米ZmDOF基因表达模式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吕亮杰,刘少兴,陈希勇,赵爱菊,孙丽静,李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小麦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动态[J].华北农学报,2021,第2期
  • 王鹏1,2,郑学博1,梁洪波1,宋文静1,季璇1,2,徐艳丽1,况帅1,董建新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青岛烟草资源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同施肥模式对植烟棕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彭光爵1,王志勇2,胡桐1,郑重谊1,唐春闺3,刘勇军4,李强1,周清明1,黎娟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重庆市烟草公司彭水分公司;湖南省烟草公司长沙市公司;湖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粉垄深耕对长沙稻作烟区土壤物理特性及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冯俊彦1,2,康乐1,郎涛2,张聪2,李明2,赵珊3,蒲志刚2(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刘天奇1,高红秀1,谢威1,张雪晴1,陈娜娜1,梅雪锋1,邢佳妮1,徐振华2,张忠臣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水稻分蘖期氮素应答的转录组动态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李红宇1,2,李逸1,赵海成1,2,刘梦红1,2,郑桂萍1,2,吕艳东1,2,范名宇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点深施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伊六喜1,萨如拉2,王树彦1,李志伟1,斯钦巴特尔3,李强3(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药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亚麻木酚素含量的SSR关联分析[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向晓玲,陈松鹤,高仁才,吴东明,陈艳琦,杨洪坤,樊高琼(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麦-玉轮作玉米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后茬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王艳会,孙昊蔚,卫朝辉,王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活化水对小麦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李银水1,余常兵1,戴志刚2,顾炽明1,秦璐1,沈欣杰1,胡小加1,谢立华1,廖星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稻秆还田方式对油菜产量及养分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牛锐敏,黄小晶,沈甜,许泽华,陈卫平(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砧木对霞多丽和美乐葡萄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苏同庆1,2,邢璐3,2,王火焰2,4,周健民2(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氮磷配施和施肥方式对潮土Olsen-P和小麦磷吸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莫天宇,徐善斌,邹德堂,王敬国,刘化龙,孙健,贾琰,赵宏伟,郑洪亮(东北农业大学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OsEIL1和OsEIL2基因改良水稻耐盐性[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 李升东1,韩伟2,王丹1,毕香君1,王宗帅1,冯波1,王旭清1,李华伟1,司纪升1,王法宏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