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丁正权,王士磊,潘月云,黄海祥(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中禾优3号[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冯海涛1,2,丁心涛3,曾文斌4,刘志敏1,余灿1,胡丁哲3,周华1,2,郑瑞丰1,陈超1,2,李小盛4,陈立云2(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湖南中种金耘水稻育种研究有限公司;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广泰优19[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吴立群1,李威1,李珊1,陶优生1,李波1,高佳1,肖友1,何艳晴1,龚德华1,王建龙1,2(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泰优553[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罗立华,龙伟雄,罗来杨,李永辉,徐伟标,颜龙安,蔡耀辉,谢红卫(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西省绿色水稻种质重点实验室).高产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荃优航1573[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李树杏1,郭慧1,刘洁2,郝留根1,张宏伟1,甘雨1,杨占烈1,向关伦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泸优692[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张选明1,李培江1,陈浩1,王小红2,赵胜利1,严洪庆1,顾朝军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市南郑区种子管理站).早熟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陕稻10号[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黄友明,曾晓春(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多功能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颖花开闭和种子生产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陈鸽1,2,李中希2,徐华勤3,傅岳峰2,黄敏1,邹应斌1(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播期对直播早籼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张安明1,李舒1,吴富梅1,李红霞1,王记安2(安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孝感市农业科学院).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隆两优8612在安陆市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冯云贵,秦建权,冯跃华,张建冲,龙丽荣,赵庆凯(贵州大学农学院).中高海拔地区增密对机插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蔡星星1,周强1,李兴华1,王欢1,张盛1,周楠2(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湖北农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早熟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玺A的选育[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王楚桃1,2,何永歆1,2,朱子超1,2,黄乾龙2,3,蒋刚2,3,欧阳杰1,2,管玉圣2,3,熊英2,3,李贤勇1,2(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优质抗病水稻恢复系Q恢52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李小刚1,周泽华2,王胜宝1,王俊义1,郝兴顺1,周凯1,王业文1,王保军1,张星1,王吕1,陈耀楠1,闫理峰1(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服务中心).优质杂交水稻两优687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袁秋林,朱栩婷,丁筠,金宇浩,吕尊富,李飞飞(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籼稻9311的研究[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陈韦韦1,邓国富2,周维永1,梁海福1,李经成1,陈荣林2,马志广1,廖张波1,戴高兴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水稻优质化育种研究人才小高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先红优981[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张杰1,胡显辉2,杨国涛1,陈永军1(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和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B优2928[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谢辉1,朱崴1,亓娜1,何广生2,王煜豪1,任亮1,华泽田1(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天隆优619[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欧阳杰1,2,3,何永歆1,2,3,熊英1,2,3,蒋刚1,2,3,黄乾龙1,2,3,管玉圣1,2,3,王楚桃1,2,3,李贤勇1,2,3,朱子超1,2,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杂交水稻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神9优52[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蒋云伟1,黄丽秀1,邹丽霞2,蒋雄英1,赵恒志1,唐广田2,赵永玉1,莫千持1,范大泳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桂林分院/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桂林市气象局).丰田优553北移种植光温反应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彭吕清1,邱慧明1,马妙明1,吴建文1,肖翔1,石良文1,张振斌1,刘龙钦1,饶溶晖1,林芳2,王怀富1,周仕全1(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平市种子站).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福农优101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龚红兵,杜灿灿,胡庆峰,曾生元,李闯,周义文,孙立亭,钱华飞,余波,景德道,林添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籼型水稻恢复系镇恢134的选育及应用[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杨波1,2,刘洁1,2,袁小珍1,2,付强1,2,李耘1,2,付唯1,2,陈琳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泸州分中心).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SCR12的选育及应用[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黄世旅1,2,蒙秀锋1,2,黎淳锋1,2,陈小春3,林志豪1,2,叶万余1,2,蒋常河1,2,黄鹏1,2,刘晨雨1,2,罗云1,2(广西农业科学院贺州分院;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绿田种业有限公司).迟熟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绿两优田油占[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王小红1,肖自芬1,杨华娥1,刘少学1,强成波1,张慧2,毛振斌3,方君1(汉中市南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汉中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南郑大队;汉中市汉台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川优6203在南郑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袁源1,张浩2,匡新华2,张维亮2,蒋良辉2,金晨钟1,陈勇1,汤健良2,胡一鸿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南亚华种业公司).湿种堆沤对杂交水稻种子“灰质化”及贮藏温度对不同程度“灰质化”种子的活力影响[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苏玩才1,段智辉1,邵海燕1,梅志芳2,张秋标3,刘明华3,余秋平3,4(鹰潭市余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鹰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南昌市农业科学院).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科优5号[J].杂交水稻,2022,第3期
  • 顾希,刘昆,高捷,刘立军(扬州大学农学院).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22,第2期
  • 石爱龙,祝海竣,唐舟,何小娥,文天,文璨,王学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氮肥与密度对水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22,第2期
  • 赵飞1,刘建1,曹高燚1,杜锦1,崔晶1,向春阳1,郭淑玲2(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水稻品质育种与优质化栽培问题的探讨[J].杂交水稻,2022,第2期
  • 董维1,邓伟1,吕莹1,张建华1,徐雨然1,蒋强2,张锦文1,谷安宇1,安华1,王睿2,李小林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AMMI模型分析云南省杂交籼稻区试优质品种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J].杂交水稻,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