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慧玲1,钱鑫1,2,余小清1,Pham Trung Hieu3,张菲菲4,余永琪1,徐畅1,王岳军1,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越南国立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越南昆嵩地体三叠纪花岗岩岩石成因及其特提斯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花卫华,郭丹阳,刘修国,朱玉华,张文,宿紫莹(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含复杂倒转的地层层序统一修正与连接方法[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田腾振1,2,李泽奇1,2,鲁鹏达1,2,张航3,吴娟1,2,孙玮2,刘树根2,何若玮2,张洁伟3,邓宾1,2(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东北气矿).震旦系灯影组核形石白云岩成因机制及其意义:以柳湾剖面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颜照坤1,2,3,颜晨雨1,邵崇建1,张自力4,叶婷婷1,张代柱1,任聪4,聂舟4,赵少泽3,龚楚雲1,赵文武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扬子西南缘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盆山格局演化过程:来自楚雄盆地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冯志强1,2,刘永江3,4,王权2,史建儒5,魏荣珠2,卫彦升2,雷勇6(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山西省地质调查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北板块中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及物源判别[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黄少英1,谢会文1,侯贵廷2,杨宪彰1,罗彩明1,张昊2,仲子奇2,夏金凯2,李祥2,常海宁2(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板块构造格局在早古生代末的重大转变[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匡星涛,宁方馨,肖梦楚,朱晓颖,徐曦(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磁性基底深度及构造属性[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李洪梁1,杨东旭1,田尤1,李元灵1,王灵2,李宝幸3(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澜沧江结合带晚白垩世花岗岩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屈梦雪1,2,程晓敢1,2,田禾丰1,2,陈汉林1,2,于洪洲3,陈昌锦1,2,孙思瑶1,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双滑脱层强度对博格达山北缘构造变形的影响: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马德龙1,2,王宏斌1,2,张希晨3,何登发4,凡睿5,王彦君1,2,黄林军1,崔键1,2,刘文强2,杨秀磊2,6(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勘探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砂箱构造物理模拟[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王晔磊1,邱隆伟1,2,刘卫红3,杨勇强1,2,滕宝刚4,吴宛秋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碎屑岩潜山储层埋藏-抬升-再埋藏的成岩响应:以济阳坳陷孤北潜山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邵崇建1,2,颜照坤1,2,李勇3,聂舟4,任聪4,孙岳1,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晚中新世龙门山南段及前缘地区盆山体系形成的动力学机制[J].地球科学,2023,第4期
-
朱喜1,2,王贵玲1,2,马峰1,2,蔺文静1,2,张薇1,2,张保建3,贾小丰4,张汉雄1,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雄安新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李宗省1,张百娟1,2,冯起1,桂娟1,2,张百婷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与国家公园观测研究站/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南富森1,李宗省1,2,张小平1,梁鹏飞3,熊雪婷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黄河北岸兰州段荒漠-草原过渡带土壤粒径分形特征[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高洪雷1,胡志华1,万汉平1,郝伟林1,张松1,梁晓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藏谷露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张梦昭1,2,郭清海1,2,刘明亮3,刘强4(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西忻州盆地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段和肖1,2,刘彦广1,3,2,王贵玲3,2,边凯2,牛小军4,牛飞4,胡静5(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地质队;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沧县隆起中部大地热流及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以献县地热田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饶松1,2,黄顺德1,2,胡圣标3,高腾1,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陆区干热岩勘探靶区优选:来自国内外干热岩系统成因机制的启示[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康凤新1,2,3,4,赵季初2,5,黄迅2,5,隋海波1,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探测开发与回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华北盆地梁村古潜山岩溶热储聚热机制及资源潜力[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裴发根1,2,3,4,何梅兴1,3,4,5,方慧1,3,4,王绪本2,仇根根1,3,4,张小博1,3,4,吕琴音1,3,4,张耀阳1,3,4,袁永真1,3,4,王兴宇1,3,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国家现代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松辽盆地深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刘明亮1,2,正安婷2,尚建波2,郭清海3,4(长江大学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高温地热流体中硼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张晓博1,2,郭清海1,2,张梦昭1,2,孙伟浩1,2,李鑫1,2(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碳酸盐岩热储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指示意义:以施甸地热系统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赵杰1,2,郭清海1,2(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地热资源潜力评价:以施甸地热区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康凤新1,2,3,4,5,马哲民4,6,史启朋4,6,刘肖4,6,黄鹤湾6(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岩溶热储地热水可更新能力及采灌均衡可持续开采量:以菏泽潜凸起地热田为例[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郭清海1,2,孟越1,2,严克涛1,2(中国地质大学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地热水中多种甲基硫代砷酸盐的同时定量测定[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
王秋霞1,平先权1,郑建平1,2,戴宏坤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穆斯堡尔光谱仪在揭示地幔氧逸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