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倩,戚钱菊,郭家骅,李琦(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典型杀虫剂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溞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苟潇1,于洋2,林军2,闫路1,彭颖1,3,张效伟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流域环境生态工程研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基于有害结局路径的化学物质计算毒理学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芳1,田斐2,3,史文俊4(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广东省化学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壬基酚和双酚A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佳欣,付朝旭,代霖,金慧玲,许妍姬(延边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与双酚A联合染毒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淀粉样前体蛋白酶解通路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之颖1,2,杨芬2,谢邵文3,周建利1,韦朝阳2,梁涛2(长江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绍兴茶园小流域的3种农药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侯巧利1,2,汪毅宁2,赵晓旭3,4,吕源财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新型污染物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纳米银诱导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物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王柔荑1,王中钰1,于洋2,林军2,傅志强1,李雪花1,陈景文1(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化学品风险防控及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面向化学品风险预测的计算毒理学软件比较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孙茹茹1,王娜1,马晓妍2,张欢乐1,张靖坤1(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混合物毒性评价模型的选择优化[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杨雨桐,周宏瑞,杨晓波,王尚,薛斌,李辰宇,赵辰,张曦,谌志强,王景峰,邱志刚(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双酚A促进粪肠球菌中信息素调控质粒pCF10介导的耐药基因接合转移[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黄渝岚1,史晶亮1,刘芮芮1,罗义2,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传粉蜜蜂介导的细菌耐药性传播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白益军1,董承旭1,潘华华1,胡忠俊1,金德才2,金姝兰1(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骨炭、过磷酸钙对稀土矿区停耕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楚兰兰1,解满俊2,王茜1,李娟英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滨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复合毒性与多环芳烃毒性贡献[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崇哲萍1,2,王月1,尧一骏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Johnson-Ettinger蒸气入侵风险评估模型参数修正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
苏闯1,蒋京呈2,王燕飞2,赵静2,菅小东2(广东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欧盟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研究与启示[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