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东萍1,庞观丽1,冯婧2(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院).在线“文学圈”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吴立宝,辛思佳(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数据分析素养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经验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郑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史研究:课程理论创新的历史自觉[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陈俊英1,彭俊芳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高中地理新教材提升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质效[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李寒梅(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程逻辑与实践理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邢成云1,王尚志2(山东省北镇中学;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初中数学“章起始课”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重点选题范围[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3期
-
闫守轩,杨运(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性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袁长林(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设计:原则、向度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刘捷(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探索与经验:中国共产党外语教育百年回溯[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杨明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文学院).不能以“认知方式”取代“筹划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付积,王牧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论中小学场馆学习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孟晓平1,张志勇2(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学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逆向体育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郭人豪1,任玉丹2,曹辰3(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张增田1,陈国秀1,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方工业大学).论数字教科书开发的未来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徐鹏(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实施路径与未来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郭利强(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字时代的教材编制:技术伦理与风险规避[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杨志成(首都师范大学).面向未来:课程与教学的挑战与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李继1,袁艳林2(成都师范学院史地与旅游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培育时空观念素养的历史教学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曹周天,余宏亮(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为新时代教材编研创新凝心聚力——第二届中小学教材论坛侧记[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朱永新(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共同的老师:写在人教社成立70周年之际[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王?(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性化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用心理学效应构建物理探究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章全武(人民教育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教科书使用取向二维模型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我与人教社65年[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
李倩1,谭霞2,吴欣歆3,郑国民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评价变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