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春香1,2,郭鲲3,毛子军1,孙鹏飞2,马宏达2,王程2(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五营区气象局/五营森林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站;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土壤湿度对东北3种主要树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7期
-
铁烈华,符饶,张仕斌,周世兴,韩博涵,黄从德(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模拟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7期
-
葛晓改1,2,童冉1,2,曹永慧1,2,周本智1,2,肖文发3,王小明1,2,陆人方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钱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模拟干旱下凋落物输入对毛竹林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7期
-
张广杰1,2,3,巢林1,2,3,张伟东1,2,汪思龙1,2,余鑫1,2,3,郑文辉1,2,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亚热带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异质性和最佳取样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7期
-
陈艳华1,2,龙岳林1,彭重华3(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省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十年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7期
-
杨之江,陈效民,景峰,郭碧林,林高哲(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稻田土壤养分与重金属空间变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彭建1,2,贾靖雷2,胡熠娜1,田璐2,李慧蕾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地表湿润指数的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侯贤清,吴鹏年,王艳丽,李培富,王西娜,李荣(宁夏大学农学院).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水肥状况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王钊,李登科(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2000—2015年陕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杨小苗1,2,3,4,吴新亮1,2,3,刘玉凤1,2,3,李天来1,2,3,齐明芳1,2,3(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环渤海湾地区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沈阳农业大学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一个番茄EMS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李桢1,2,刘淼1,薛振山3,胡远满1,吕宪国3,李月辉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研究生态所).基于CLUE-S模型的三江平原景观格局变化及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谢志玉1,张文辉2(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综合实验室).干旱和复水对文冠果生长及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欧强新1,李海奎1,雷相东1,杨英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基于清查数据的福建省马尾松生物量转换和扩展因子估算差异解析——3种集成学习决策树模型的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李祖政1,尤海梅2,王梓懿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城市景观格局对绿地植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陈倩,陈杰,钟娇娇,姬柳婷,康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秦岭山地油松天然次生林灌木层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与功能群划分[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王志鹏1,2,张宪洲1,3,何永涛1,3,石培礼1,3,俎佳星1,2,牛犇1,2,李猛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降水变化对藏北高寒草原化草甸降水利用效率及地上生产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王磊,董树亭,刘鹏,张吉旺,赵斌,郑凤霞(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氮互作对冬小麦田氨挥发损失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张海燕1,2,解备涛2,段文学2,董顺旭2,汪宝卿2,张立明3,史春余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光合效率和耗水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陈正兴,高德新,张伟,韩新辉,钟泽坤,乔文静,戴银月,杨改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坡向撂荒草地植物群落种群空间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曹建军,王雪艳,李梦天,杨书荣,许雪贇,龚毅帆(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藏高原草地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王杰1,2,宋圆圆1,2,胡林2,3,杨明玉3,曾任森1,2(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作物抗性与化学生态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抗虫“防御警备”:概念、机理与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陈之光1,张翔1,刘晓琴1,张立锋1,唐艳鸿2,杜明远3,古松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日本国立农业技术环境研究所).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散射辐射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杨予静1,刘世荣1,陈琳2,3,王晖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对穿透雨减少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刘帆,王传宽,王兴昌(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近地遥感在森林冠层物候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王彦君,金光泽,刘志理(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小兴安岭2种阔叶树种叶面积和叶干质量经验模型的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赵子龙1,李波1,丰雪2,姚名泽1,解影1,邢经伟1,李长信1(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温室环境不同灌水水平条件下DSSAT-CROPGRO-Tomato模型的调参与验证[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姜礅,狄贵秋,严善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Cd胁迫对舞毒蛾幼虫食物利用的影响及其Cd的外泌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谢军红1,2,张仁陟1,3,李玲玲1,2,柴强1,2,罗珠珠1,3,蔡立群1,3,齐鹏1,3(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覆膜方式对一膜两年覆盖旱地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
于海玲1,2,樊江文2,李愈哲2,史文娇2,3(华侨大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原鼢鼠干扰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