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婧琳1,胡然2,靳增军3,杜文斌2,梁宇红1,4(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基于微流控的生物被膜研究进展及口腔微生态系统应用展望[J].微生物学报,2021,第5期
  • 赵立斌,徐魁,连英丽,颜庆云,贺志理(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原绿球藻对环境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J].微生物学报,2021,第5期
  • 杜宇1,冯睿蓉1,王杰1,祝智威1,张文德1,余岢骏1,隆琦1,蔡宗兵1,解彦玲1,熊翠玲1,郑燕珍1,2,陈大福1,2,郭睿1,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华蜜蜂6日龄幼虫响应蜜蜂球囊菌侵染的长链非编码RNA应答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5期
  • 齐艳利1,2,3,刘晖1,2,3,周配1,2,3,高聪1,2,3,刘立明1,2,3(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食品微生物制造工程研究室).过表达基因elo1和ole1增强光滑球拟酵母△med15B菌株的低pH耐受能力[J].微生物学报,2021,第5期
  • 林飞燕,段颖异,江晶洁,黄婷婷,林双君,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代谢与发育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萘醌-氧吲哚生物碱coprisidins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5期
  • 刘兰1,明语真1,吕爱萍1,焦建宇1,李文均1,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孙超1,2,曾湘1,李光玉1,杜雅萍1,王兆守2,邵宗泽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红树林沉积物中天然多聚有机物厌氧降解菌多样性与细菌新类群分离[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阮楚晋1,2,郑小伟1,王丽1,王铱1,朱雅新1,王剑1,贠娟莉1,董志扬1,陆祖军2,黄英1,杜文斌1,3,黄力1,4,戴欣1,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基于流式细胞仪高通量分选的深海微生物单细胞培养[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杨丽洁1,2,贾仲君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99%难培养”微生物的概念与初步评价:以固氮菌为例[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吕燕1,2,李秀颖1,王晶晶1,2,金慧娟1,2,崔逸儒1,2,杨毅1,严俊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株脱卤单胞菌属有机卤呼吸细菌的分离纯化与基础特征[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孙创1,王金燕1,2,张钰琳1,张蕴慧1,朱晓雨1,陈朝晖3,4,张晓华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利用改良培养基探究西太平洋海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蚁烁星1,2,周杨1,张鲜姣1,姚青3,李华平2,朱红惠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分离方法对子实体形成和粘细菌分离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承磊1,2,3,马诗淳1,2,3,巫可佳1,张辉1,邓宇1,2,3(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中国厌氧微生物资源管理中心;国家农业微生物双流观测实验站).厌氧微生物培养分离:过去、现在和未来[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林钰1,刘荣华1,周顺1,朱晓雨1,王金燕1,张晓华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可培养异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DMSP降解能力[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庆1,杨蕾蕾1,周宇光1,2,辛玉华1,东秀珠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川细菌冷杆菌属的多样性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梁锦有,张骏梁,郑晓丽,陈烁钿,杨鹏,廖孟滨,徐颖(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藻类生物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石磺海牛共附生细菌的分离和活性菌株筛选[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杜梦璇1,姜民志2,刘畅1,刘双江1,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肠道微生物菌株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开发[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房凌旭1,李龙1,卢中一2,3,李猛2(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口腔科;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市海洋微生物组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口腔未培养微生物分离培养策略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军委,张璇,鲍艺萱,徐鉴昳,邱吉国,何健(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厌氧丁草胺降解菌BAD-20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晓迪1,2,冯曾威2,朱红惠1,姚青2(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脱落酸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和产孢的调控效应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杨晨,张为艳,Dawoon Jung,何山(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连续流生物反应器技术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梁鹏1,刘博1,王钰1,薛莹2,李备1,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单细胞分选技术在微生物分离与培养中的应用与展望[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朱红惠1,黄力2,李文均3,李猛4(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市海洋微生物组工程重点实验室).未/难培养微生物:风正扬帆再起航,共辉煌[J].微生物学报,2021,第4期
  • 丁红秀1,李忠莹1,刘俊1,沙小梅1,张露1,涂宗财1,2(江西师范大学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南昌大学食品与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生境草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群落特征分析[J].微生物学报,2021,第3期
  • 商振达1,2,商鹏1,3,刘锁珠1,2,谭占坤1,2,王宏辉1,2,孔庆辉1(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西藏高原饲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 藏猪协作研究中心).藏猪小肠形态、消化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