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静怡,胡敏洁,李明翰,张旭旺(大连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数学模型的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陈笑雪1,2,3,王冬梅4,王智源2,管仪庆3,侯晓辉1,韩亚萍1,邓皓东3,崔康成1,徐吉平1,李志豪1(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时空分布与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乐天1,2,张文强2,单保庆2,3,魏东洋1,4(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白洋淀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的组分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杨屏锦1,李蕾1,黄茜1,彭韵1,叶文杰1,唐波2,王小铭1,彭绪亚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基于基因组和代谢组学的厌氧消化氨抑制失稳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思青1,张自银2,刘新罡1,李晨露1,刘亚非1,张欢1,王正3,程强4,李峰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运城市环境保护局;聊城市生态环境局东昌府区分局;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精细化数值模拟的汾渭平原大气自净能力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黎伟权1,胡蝶2,殷珂3,黄碧纯3,4(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级孔RuCe/ZSM-5催化氧化氯苯的抗中毒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张波1,唐灿1,郑莉莉1,胡琼1,蔡嘉骏1,左娅2,赵建刚1,叶长鹏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富营养化和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惠东县水生动物防疫站).大型海藻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的光合生物控制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杨钰婷1,2,3,靖宪月1,4,陈姗姗1,2,3,刘星1,周顺桂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土壤环境健康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地杆菌中基因Gmet_1513对其产电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汤鸿霄环境水质学学术思想研讨专刊征稿通知[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7期
  • 何扬洋,王刚,罗仕成,孙永鹏,田龙(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二硫代羧基化小麦秸秆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黄浩瑜1,2,高艳珊1,2,伦小秀1,2,李庆坤3,彭娜娜1,2,黄亮1,2,冯如帆1,2,李万勇1,2,菅月诚1,2,王强1,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水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聊城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聊城市2020 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玉多1,李彦澄1,2,杨启林1,廖珣1,杨爱江1,2,蒋玺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双河溶洞地下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曼1,2,殷鹏3,支鸣强4,周珺5,尹洪斌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水资源服务中心;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无锡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太湖藻型及草型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释放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范祖金,魏兴,周育琳,李佳文,申纪伟(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三峡库区城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丽萍1,王旭峰2,何映月3,张利瑞1,罗亚刚1,朱培世1,潘瑞昇1,田丰1,王波4,张松林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宕昌水务局;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基于多源数据的陕西省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段华波1,陈瑛2,蔡俊雄3,杨家宽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碳排放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孟德友1,2,程斌1,林昕2,3,蔡河章1,许金洪1,王宏2,4(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2017—2021 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新冠疫情对其变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王显钦1,费学海1,杨员2,李云武1,桂佳群1,杨爱江1,徐鹏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贵阳市花溪城区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燕鸥1,阮兆元1,王体健2,罗干2,文金科2,王勤耕1,张帅3,朱宝平3,代红梅4,李伟刚4(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众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方洪波1,林洁萍2,周振1,林满1,苏淑珍1,刘素2,董妍汝2,李文淑2(广东省东莞生态环境监测站;壹点环境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东莞市夏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武美琼1,王新静1,刘瑾1,李颖君1,杨佳2,路上云1,王莉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双酚A替代物对小鼠的心肌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蒋娟1,龙云川1,胡菁2,张翔宇2,周少奇2(贵州科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农村垃圾附着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潜在病原体[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桐1,许继飞1,柳亚宁1,范德亮1,田书磊2,田彦锋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养殖粪水施用量对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刘娜1,2,杨洋1,仝川1,2,罗敏3,黄佳芳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九龙江河口湿地4 种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及碳利用效率[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冠杰1,2,蒋文婷1,3,何晨1,2,林永新4,徐彬涛5,田琳琳1,2,陈健1,2,李彦1,2,蔡延江1,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长潭水库事务中心).水位对湖滨带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防护林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戴燕1,王瑞文1,2,谭劭康1,李将永1,蔡艺婷1,黄晓俊1,韩士杰1,2,张春林1,2,3,王伯光1,2,3(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暨南大学中澳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广东);暨南大学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东省典型塑料制品企业VOCs排放特征和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钟瀚程1,余飞1,廖松地1,朱曼妮1,段嘉浩1,沙青娥1,2,刘俊文1,郑君瑜3(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暨南大学广州区域低碳经济研究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可持续能源与环境学域).基于实际道路测试的轻型汽油车甲烷排放因子模型构建与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红华1,李英明1,李晓敏2,杨永建1,张庆华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搅拌棒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环境空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志文1,左秀玲2,1,滕君灿2(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GIS 的中国近岸海域1950—2020 年赤潮时空变异格局[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明旺,杨凌寒,柯汝福,卢铮浩,王永好(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oAg共负载的氮碳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