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海文(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孟子研究院).《孟子》首章与儒家义利之辨[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李震(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从邵雍到朱子:“一分为二”说的演变与定型[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王子剑(北京大学哲学系).“至公时行”与“理一分殊”:陈亮之王道观及其本体论根据[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伍先林(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法藏关于华严法界观的思想[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杜敬婷(北京大学哲学系).从“缘起”到“性起”——法藏对“如来藏缘起”的解释演变[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郑泽绵(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将第八识断一刀”——论大慧宗杲对朱熹晚年的真知与诚意思想的影响[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吴祖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哲学学院).《论语》论约两章新解——兼论孔子约之工夫思想[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宋德刚(广州美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庄“自”类语词的哲学意蕴[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孙明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庄子的全德境界[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胡士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六书学与解经学——以黄宗炎论六书与解经关系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谭忠诚(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易·蒙》“蒙师”辨正[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郭园兰(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吕欣(北京大学哲学系).朱熹的“学文”论[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侯浩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藏传佛教替身仪轨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陈佩辉(浙江大学哲学系).从学风之异看僧肇对本无义的批评——从“好无之谈”讲起[J].中国哲学史,2021,第6期
-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曾子思想探微[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孟子研究院).“天生人成”与政治形,上学——荀子天论发微[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任蜜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歆《洪范》五行说新论[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许家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吾之深信者《书》 ”--从《尚书》之论管窥象山学的经学底色[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马俊(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湖湘学派“觉仁”说探析——以朱子与湖湘学派的论战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刘增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礼让:乾嘉汉学的新建构[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蔡祥元(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从内在超越到感通——从牟宗三“内在超越”说起[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何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孟子研究院).先秦名辩研究的由来、取向与方法[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闫云(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解[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肖永明,李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孟子》“诛一夫”的诠释与儒家政治伦理观的展开[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何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陆象山的“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余秉颐(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真善美的价值统会——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终极追求[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陈晗倩(北京大学哲学系).公孙龙“正名”论发微[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
谢远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体用范式下的圆善问题[J].中国哲学史,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