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闫湘,金继运,梁鸣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增产效应与肥料利用效率①[J].土壤,2017,第6期
  • 董元杰,陈为峰,王文超,王慧桥,诸葛玉平(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不同NaCl浓度微咸水灌溉对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张雪辰1,2,陈诚3,苏里坦4,王秀萍5,刘广明1,杨劲松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聚丙烯酰胺改良盐渍土壤的适宜用量研究①[J].土壤,2017,第6期
  • 张世祺1,王沛裴2,王昌全1,何玉亭1,沈杰1,徐强1,李萌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什邡市农业局).不同植烟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①[J].土壤,2017,第6期
  • 吴松芹1,汪成忠1,李梦莎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模拟氮沉降对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齐虹凌1,元野2,刘世丰3,程显明4,陈宇5,付金龙4,江昌玉4,吴举4(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哈尔滨烟叶公司宾县分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勃利分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宁安分公司).安徽省黟县农田耕层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①[J].土壤,2017,第6期
  • 纪洋1,2,于海洋2,CONRAD Ralf3,徐华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errestrial Microbiology).间隙灌溉和控释肥施用对稻田土壤产甲烷微生物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梁慧雅1,2,王仕琴1,魏守才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山前平原典型厚包气带硝态氮分布累积规律①[J].土壤,2017,第6期
  • 康国栋1,2,魏家星3,邬梦成1,2,李鹏1,2,成艳红4,李大明4,刘满强1,2,李辉信1,2,胡锋1,2,焦加国1,2,王霞5(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西省红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有机物料施用对旱地红壤作物产量和有机质活性组分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武琳1,黄尚书1,叶川1,钟义军1,黄欠如1,成艳红1,郑伟2,孙永明1,高蕊1,周莺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吉安市农业局).土地利用方式对江西红壤旱地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王历1,2,周忠发3,2,李丹丹1,2,黄登红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基于PPC模型与RI指数法的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①[J].土壤,2017,第6期
  • 张晶,罗佳,马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重复利用对辣椒生长和基质性状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范玉超1,2,吴求刚1,崔红标1,2,夏睿智1,陈剑1,周静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磷灰石和石灰稳定化修复对污染土壤铜和镉垂直迁移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季雅岚1,索龙2,解鈺3,王小淇1,方雅各1,杨霖1,赵伶茹1,孟磊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渭南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不同生物质炭对海南砖红壤性质及N2O排放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翁倩,袁大刚,张楚,宋易高,付宏阳,陈剑科,李启权,王昌全(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省土壤水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①[J].土壤,2017,第6期
  • 王丹1,2,赵学强2,郑春丽1,2,沈仁芳2(内蒙古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两种根际促生菌在不同氮磷条件下对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沈丹杰,陈玥希,孙辉,姚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川西高寒土壤酶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研究①[J].土壤,2017,第6期
  • 沈建平1,郭建华2,3,曾强1,丁应福4,徐辰生4,申洪涛5,李小龙1,张仕祥2,3(南平市烟草公司邵武分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烟草行业生态环境与烟叶质量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烟草公司南平市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邵武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①[J].土壤,2017,第6期
  • 王若斐1,薛超1,刘超1,乔策策1,徐谞1,顾文文2,蔡志刚2,李荣1,沈其荣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有机肥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峻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起爆剂促进猪粪堆肥腐熟研究①[J].土壤,2017,第6期
  • 王子臣1,2,张兵3,管永祥2,吴田乡2,盛婧1,张岳芳1,何任红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油莎豆盐土栽培生理初探①[J].土壤,2017,第6期
  • 蔡树美1,2,3,徐四新1,2,3,张翰林1,2,3,张德闪1,2,3,吕卫光1,2,3,顾富家4,诸海焘1,2,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上海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科学观测实验站;申农(上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滩涂土壤固氮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①[J].土壤,2017,第6期
  •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红壤研究所).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①[J].土壤,2017,第6期
  • 王宁1,于建光1,常志州2,黄红英2,顾克军1,张振华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稻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麦秸还田的响应①[J].土壤,2017,第6期
  • 刘赫群1,李嘉尧2,成永旭2,吴纪华1(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虾稻共作对稻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孙亚洲1,陈杰1,吴克宁2,李玲3,韩杏杏1,王海洋1(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模糊k-均值算法模型的土壤数值化分类①——以河南省境内分布的雏形土为例[J].土壤,2017,第6期
  • 张白雪1,2,何福红2,朱巧红1,彭新华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有机培肥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李忠意,白颖艳,程永毅,李艳,杨剑虹(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几种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的效果比较①[J].土壤,2017,第6期
  • 高文瑞,王欣,徐刚,李德翠,孙艳军,韩冰,史珑燕(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猪发酵床废弃垫料不同配比基质对辣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①[J].土壤,2017,第6期
  • 张亮亮,齐雁冰,刘姣姣,陈洋,秦倩如,于晓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安市土壤与土地利用多样性及其关联分析①[J].土壤,2017,第6期
  • 徐娜1,2,3,党廷辉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塬沟壑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及矿质元素变化分析①[J].土壤,2017,第6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