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景荣,李文飞,戴春容,钟雨珊,曹虎文(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气候中心;佛山市气象局;江门市气象局;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 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防雷工程实践[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卢小丹1,岑妍妍1,黄开刚1,刘国忠2(百色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8·24”百色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和预报难点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彭定宇1,刘国忠2,何启玄1(北海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23·6”北海极端暴雨特征与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刘文钊(陆川县气象局).陆川县台风“三巴”强降雨过程气象服务复盘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张辛,张凌云(柳州市气象局).我国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大气环流背景研究进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李生艳,梁嘉颖,覃皓,董雪晗,黄晴,刘国忠(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2022 年广西两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欧阳家萌,韦小雪,廖志朗,黄远盼(贺州市气象局).贺州市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及预报效果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孙靖雯1,王建东2,卢伟萍3,谭胜寒1,宁晨阳4(梧州市气象局;来宾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藤县气象局).基于自动站资料的梧州市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林依雪1,陆霞1,张凌云2(柳城县气象局;柳州市气象局).柳城中回山云海的影响天气系统特征及其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李剑金1,梁冰2,陈冰1,黄浩1,王洁远1,何泽华1,陈蔚烨1(化州市气象局;茂名市气象局).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茂名市早稻产量预报模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范路1,覃艺舒2,刘芳3(龙州县气象局;柳州市气象局;河池市气象局).崇左市澳洲坚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张容菁,韦荣,李秀昌,黄小燕,林确略(玉林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台风“三巴”(2316)特大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李叶晴,任晓炜,邓悦(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台风“三巴”期间多种降水融合实况产品适用性评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刘国忠1,覃卫坚2,董良淼1,陈业国1,李生艳1,梁存桂1,梁嘉颖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2023 年广西暴雨强度极端性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李秀昌1,黄维2,黄小燕3,韦春霞3,吴玉霜4(玉林市气象局;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近60 年广西夜间降水与暴雨频次的时空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林确略1,杨延志1,黄小燕2,张容菁1,陈明璐1(玉林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台风“海葵”残涡长久维持及引发广西极端强降水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潘仕球1,唐小琴2,唐熠1,欧阳荣谦1,阳薇1,李向红1(桂林市气象局;恭城县气象局).桂北地区前汛期两次极端强降水成因对比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胡静1,薛玉龙1,胡维1,王艳兰1,刘锋2,阳薇1,李向红1,侯进3(桂林市气象局;柳州市气象局;阳朔县气象局).桂林“5·22”大暴雨的MCS 特征及对短时强降雨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王义耕1,麦博儒2,和凌红3,陈丹4,刘晓梅1,姚胜芳1(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2021 年3 月广西一次罕见浮尘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谢映1,陈燕丽1,陈耀飞2,苏相琴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气象局;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971—2020 年广西喀斯特地区高温灾害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叶瑜,徐芳,蒋遇,卢建壮(梧州市气象局).基于GIS 的梧州菜瓜主要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区划[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谢晨旭(中国民用航空大连空中交通管理站).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4期
-
黄芳1,刘国忠1,黄增俊2,梁生2,张丁丁2(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南宁市气象局).“22·06”广西极端暴雨过程低空急流作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陈征兰1,2,陈燕丽1,3,莫伟华3,孙明3,何启玄2(北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开放实验室;北海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1961—2021 年广西红树林生态区极端降雨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余锐1,孙丽颖2,周晓晔3(佛山市三水区气象局;广州市增城区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台).东亚夏季风对中国大陆夏季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王潇1,覃峥嵘2,黄远盼1,吴蒨茵1,欧阳家萌1,李芷霓1(贺州市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1960 年以来ENSO 事件对贺州市气候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
肖丹1,2,胡超1,陈宁1,黄保云1(眉山市气象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频率匹配法的降水预报订正[J].气象研究与应用,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