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璐(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框架、思路与方法[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刘志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秦岭”写作与中国本土小说之路——贾平凹《秦岭记》片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李平艳(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多模态封面翻译研究——以英译贾平凹小说为例[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乔艳(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贾平凹长篇小说英译的现状与变化(2011-2021)[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张淑云(广西教育学院).当代文学精神图谱的建构——论舒晋瑜的作家访谈录[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王文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几个关键词谈叶兆言抗日叙事中的创伤记忆[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梁余晶(湖南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零距离”英译中国当代诗歌:问题与实践[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张伟劼(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从中国科幻到世界文学——《三体》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荆亚平(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小说的“后视”法与情感“放倒”术——黄咏梅小说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孔德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传统网文未曾实现的超文本文学形态——从《主播女孩重度依赖》浅谈当代网络“直播文学”[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余红艳(南京大学;成都大学).时代人心与多元诗性叙述——论罗伟章《谁在敲门》[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曾令存(嘉应学院文学院).“对话”与文学史的“边缘化写作”——对舒晋瑜作家访谈的考察[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洋装岂止是洋装上海背后是中国——论禹风《大裁缝》[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张燕玲(《南方文坛》).偏偏喜欢你:人与文的人间烟火——黄咏梅印象[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陈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女性易装与文学想象——论女性向网络小说中的女扮男装叙事[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贾想(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沉浸体验、英雄叙事与虚拟物体系——论男频小说的RPG化[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李德南(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期刊栏目主持人制的问题与方法——以《花城》杂志“花城关注”栏目为中心的考察[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黄咏梅(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拍案,惊奇还是叫好?[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周红莉(常熟理工学院).王彬彬散文的两副面孔[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姜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无穷的远方”与诗学的归途——李修文散文论[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6期
  • 黄发有(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省作协).凝固的青春火焰——基于80年代校园诗集与诗刊的文化史考察[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沈杏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不确定世界的理性与抒情——朱文颖《深海夜航》读札[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颜炼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尤利西斯形象:反顾当代诗的一个微观角度[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战玉冰(复旦大学中文系).知识癖、叙事迷宫与摄影术——论小白的谍战小说及其类型突破[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任竹良(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本内外:《平原》与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巴金的精神之塔[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李伟长(上海文艺出版社).高自觉写作游戏玩家——路内印象记[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年“暖渣”的艳史碎片及其话语泡沫——路内长篇新作《关于告别的一切》读后[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 李森(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朦胧诗”论争与“非诗-蕴闭环”[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