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海寿,白晓荣,裴军鹏(青海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青海“袁家村”小镇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韦玮,王璐瑶(贵州民族大学).地域、社会与情感——基于贵州黔南多民族地区酸食的人类学考察[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如艳1,桑国元2,李晓华1(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地区教师人工智能助教应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碧菱,陈帅(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本质规律与实践进路[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建伟,久毛措,张姝颖(西藏大学).“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区)旅游经济发展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冯雪红,张文文(北方民族大学).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利用——以甘南桑村垃圾处置为中心的田野考察[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马成俊,刘子平(青海民族大学).和谐共生:汉藏生态文化与动物多样性保护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雷庆锐(青海民族大学).历史·家园·身份——当代撒拉族文学中的文化记忆[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长彬1,陈新忠2(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特殊”还是“趋同”: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向度的反思与调整[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熊晓辉(湖南科技大学).古代神灵巫鬼的面部表情:湘西土家族傩面具的造型特征与纹样解密[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当增吉,贡保东智(青海民族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热贡泥塑的当代转化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勉卫忠(北方民族大学).黄河上游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铮,马海龙(青海民族大学).人口流动、饮食在地化与融合——以增城客家人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贽1,金炳镐2(西藏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探析——以民族工作经验内容的结构体系为基础[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吴佩琦(中央民族大学).赣南中秋节与客家人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健1,蔡利单2(凯里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味道的文化逻辑——云贵高原山地人群的土豆文化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多杰才旦(青海民族大学).18—19世纪河湟流域藏传佛教壁画艺术及其历史文化考——以合然寺壁画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博(首都师范大学).“小河套”与明中期以来固原镇的边墙构筑[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更藏尖参(西藏大学).17世纪热贡地区著名画师喜饶扎西的生平与艺术贡献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朱喜奎,张夕(青海民族大学).尼泊尔文学研究:空间叙事与身份书写[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石奕龙(厦门大学).富美宫传统的送王船与厦门等地的送王船仪式异同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征稿启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希隆,明占秀(兰州大学).地方性知识与半农半牧区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韩文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家审计治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问题的博弈分析——现象、机理、路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仲丹丹,王洋,包小红(中央民族大学).新中国民族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刘俊波(阿坝师范学院).四川省泸沽湖摩梭村落振兴发展路径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彭文斌,敬川(四川师范大学).略论顾颉刚的“羌戎”研究及其对中华民族整体性探讨[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锦,刘美辰(四川大学).藏彝走廊中木雅青少年突破传统社会角色边界的快手实践[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金若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观的演进[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