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致义,辛琳,邱尔发,谢晓阳,王新宇,孙振凯,姜莎莎,赵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冬奥快速通道林带四季美景度评价[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赵姣(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芳樟枝叶精油含量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刘潮,唐利洲,韩利红(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山胡椒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山胡椒属系统发育[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刘波1,付跃进1,马星霞1,卢芸1,王麟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木材生物病害严重区域古建筑木构件树种选择及与生物病害的关系[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李益1,2,冯秀秀1,2,赵发珠1,2,郭垚鑫3,王俊1,2,任成杰4(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岭太白山不同海拔锐齿栎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胡文杰1,2,庞宏东1,2,胡兴宜1,2,黄发新1,杨佳伟1,2,徐丽君3,2,龚苗3,2(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咸宁市林业科学院;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竹林密度和施肥种类对幕阜山区毛竹笋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赵亚楠1,赵亚峰1,王红梅1,2,马彦平1,李志丽1(宁夏大学农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荒漠草原灌丛转变土壤水分与地上生物量空间异质性及阈值响应[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徐瑞晶1,胡璇1,刘广路1,郭雯1,梁昌强2,孔祥河2(国际竹藤中心;海南省甘什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2种攀缘竹的叶片功能性状差异[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王业勤1,李露1,于海悦1,赵新元2,张楠2,安菁2,丁长青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次级洞巢鸟类对不同生境下人工巢箱的选择[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王正1,马晓乾2,周勤政1,郑桂恒1,夏吾加3,张艳明4,王成立5,晋鹏非6,吕全1,张星耀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场;红石林业局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日喀则市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齿小蠹属昆虫的鉴定[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宿恒硕1,吕军1,丁志平2,唐彦杰3,陈旭东2,周强2,张哲宇1,姚青1(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张家港海关;杭州箨草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木材识别算法[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袁霄1,陈勇平1,2,唐启恒1,2,郭文静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基于微损探测的古建筑木构件常用树种识别[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张亚梅,余养伦,于文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户外用重组竹防蓝变处理工艺及性能[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文书生1,2,成仿云1,钟原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正午’牡丹微繁殖技术体系的优化[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郭树江1,2,杨自辉1,2,3,王强强1,2,王多泽1,2,王飞1,3,樊宝丽1,3,张逸君1,2,李易珺1,2,安富博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石羊河流域下游干涸湖底不同下垫面的风沙流输沙通量[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沈文静,张莉,刘来盘,方志翔,刘标(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转cry1Ac基因欧洲黑杨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王忠铖,杨娜(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Gerhards模型在针叶木材长期寿命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12期
  • 白云星,周运超,张薰元,杜姣姣(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马尾松针阔混交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李桥1,王志强1,梁芝君1,李龙2(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天欣木结构房屋制造有限公司).结构用定向刨花板与云杉-松-冷杉规格材混合组坯正交胶合木的抗弯性能[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马婷,李崇贵,汤伏全,吕杰(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的落叶松人工林提取[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吴焦焦1,田秋玲2,谭星1,乐佳兴3,张文1,高岚1,李林珂1,王一诺1,刘芸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铜梁区双碾林场;重庆市涪陵区永胜林场).氮磷钾肥配施对黄栌生长和叶片呈色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芦琛1,蒋小董2,吴冠宇3,郝爽敬1,丁宏博1,佟小刚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林地表土水溶性有机质含量及光谱特征差异[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刘恩斌1,姚鸿文2,任泽茜3,周国模1,杜华强1(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伦敦大学学院地理系).基于Copula密度函数的毛竹胸径年龄结构特征二元联合分布[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贾娜1,闫伟1,史久西2,格日乐图2,车晓雨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秋色叶树木树冠色彩特性对其观赏效应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 陈朝黎1,2,余纽1,李荣生1,邹文涛1,董明亮1,朱茂成1,杨锦昌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油楠倍半萜类合成酶基因SgSTPS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11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