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晨曦1,于樵1,张昊宇1,王振营2,曲博闻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柱及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朱健1,2,赵均海1,谭平3,金建敏3,周福霖3(宁夏大学土木水利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多层隔震结构全寿命期地震成本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乔建伟1,彭建兵1,2,3,卢全中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长安大学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城盆地尉郭地裂缝基本特征与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周黎明1,2,王庆1,李芳3(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济宁市气象局).山东不同天气系统下暴雨雨滴谱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吴滨1,李玲2,杨丽慧1,严平勇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建省不同短历时暴雨变化特征及天气背景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叶涛萍,曹万林,乔崎云,张益轩(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锈蚀钢筋高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李斌1,赵阳2,3,龙建辉2(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翼墙型拦挡坝在泥石流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以塘房沟泥石流治理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戴有学1,王振华2,戴临栋3,曹巧莲1(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山西临汾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分析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王志杰1,苏嫄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基于遥感和GIS的陕南地区近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马亚飞,苏小超,郭忠照,王磊,张建仁(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锈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姚新强1,孙柏涛2,刘芳1,陈宇坤1,杨绪连1(天津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天津农居抗震能力分布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戎密仁1,王海龙1,2,戎虎仁2,霍晓燕3,曹海云4(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铁路隧道结构构造重要度权重计算分析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邹德磊1,2,孙建刚2,王振2,崔利富2(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飞射物撞击LNG储罐穹顶的试验与数值仿真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吴迎旭,周一,孟莹莹,周奕含(黑龙江省气象台).2008—2016年黑龙江省短时强降水分布特征及影响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刘文超,曹万林,张建伟,王如伟,任乐乐(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再生混凝土墙板单元平面外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张博1,任贺贺2,陈文礼2,李清1(国网输电线路舞动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尖山地区复杂地形下的风场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张尚荣1,谭平2,刘良坤3(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随机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计算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卢俊龙1,张荫2(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向地震作用下密肋复合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莫华美1,2,戴礼云3,范峰1,2,车涛3,洪汉平4(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智能防灾减灾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我国年最大雪深概率分布的优选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高永胜1,鲁帆2,王雪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极值暴雨的统计建模与频率计算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黄小燕1,赵华生1,黄颖1,林开平2,何立1(广西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区气象台).遗传—神经网络集合预报方法在广西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樊攀,王培茗,孙鹏宇,马程伟(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避震空间等级规模评价研究——以云南省东川城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许德祥1,黄明1,2,陈林靖1,沈启炜3,柴元四3,闫冬雪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滨海高水位下渗透性风化岩的损伤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王毅1,周勇1,余业2(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地矿局九一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毛家湾隧道口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6期
-
吴孝情1,2,赖成光3,2,陈晓宏2,4,任秀文1,2(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省华南地区水安全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随机森林权重的滑坡危险性评价:以东江流域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5期
-
黄启乐,陈伟,唐绪波,傅旭东(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区域地质灾害评价中斜坡单元划分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5期
-
曹万林1,2,林栋朝1,乔崎云1,陈桂林3,姜玮3,彭世阳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市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5期
-
刘文超,曹万林,张建伟,任乐乐,王如伟(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火灾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5期
-
王辉山,肖健,郑韵(福建省地震局).基于移动终端的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