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曙光(中国政法大学).论我国《企业破产法》修法的理念、原则与修改重点[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贺丹(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个人破产免责的中国模式探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韩长印(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中小企业重整的法理阐释与制度重构[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江必新,胡云腾,王轶.刑行民交叉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司伟(最高人民法院).“绝对”与“相对”之辩:论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优先原则的选择[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田宏杰1,孙利国2(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新型支付方式下的盗骗界分及其展开[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何帆(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特色审级制度的形成、完善与发展[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刘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论破产法中合同规则体系的完善——以管理人的选择权应受限制的合同为对象[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苏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法学”的教学、研究与平台建设:一个整体性的观察与反思[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熊静文(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通信记录的调取与“通信秘密”的宪法含义[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王怡坤(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机关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正当性标准研究[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李曙光.破产法修改的理论、实践及疑难问题[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宪法学文献史研究:学术脉络、框架与方法论[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李富鹏(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知识的全球流动——以德日国法学文献的清末翻译为中心[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张峰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犯罪本质的工具主义诠释——兼论犯罪化的道德边界[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夏扬(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基础理论法学教研中心).国家法的象征适用与“正义”的个案表达——刘文龙田产争夺案的社会学挖掘[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张建伟(清华大学法学院).浮梁縣衙——“江南第一衙”[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6期
-
程啸(清华大学法学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侵权责任[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张新宝(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论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平衡[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蒋红珍(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行政监管[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张凌寒(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制度的三重维度[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许德风(北京大学法学院).道德与合同之间的信义义务——基于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观察[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洪延青(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
张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的治理效能、路径反思与因应之道[J].中国法律评论,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