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玉良,刘宇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女性治村:农村基层生活治理与女性参与——基于H省Y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孔凡义1,肖丽丽2(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信访理论研究基地).乡贤参与乡村社会矛盾化解:模式、策略和优化路径[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蔡丽茹1,吴昕晖2,李郇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与乡村治理的互动与重构——以恩平那吉镇13村为例[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王祖根,周永康(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斗气:乡村日常生活中的道义之争[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冯朝睿,侯晓童,吴高辉(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文献综述——基于3576篇样本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钟曼丽1,2,杨宝强1,2(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赋权增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王红卓,朱冬亮(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基层党建创新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研究——闽西北J县A乡的实证调查[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王志标(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绿色发展新型培育智库).影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涪陵案例的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张乂凡(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中的潜在风险与对策[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陈涛,金宇琴,杨佳怡(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口径调整对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指标及其应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陈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冯雪艳,李海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身份适应:民间传统权威参与乡村共治的实践与路径——基于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德古”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张伟1,田梦瑶2(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嵌入式扶贫、脱嵌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以陕西省B县为例[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张亚席1,吴帅2(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数字公共物品:乡村治理的路径建构[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封玫1,陈梓琦2,邱国良2(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汕头大学法学院).村治“单元下沉”的风险悖论及其化解路径——以J省H村宅基地改革事件为例[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孟凡强1,刘艳爽1,周广璐1,李艳2(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农民工权益维护方式的最优策略选择——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王成1,邓倩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桂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要求[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董小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风何以文明:明代乡村治理的国法与乡约[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郑永君,吴义飞,杨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生存倒逼下的自愿联合——传统家户村落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史亚峰(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认识乡愁——《理解中国现代乡愁:理论与方法》书评[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朱露(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系叠加视角下以家户为基的村落制度形态——基于“深度中国农村调查”材料的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冯晨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田野基础、历史脉络与村民自治四十年——《国家化、地方性与村民自治》书评[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中国农村研究》编委会).《中国农村研究》匿名审稿制度[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中国农村研究》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编辑部).《中国农村研究》征订征稿启事[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2期
-
吕越颖1,李威利2(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精英的“双向赋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路径[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
尤琳1,史亚博1,2(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调适与统合: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政治逻辑[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
丁文,喀斯木江·麦麦提依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政社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及社会组织的自治性逻辑——以社会整合理论为分析视角[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
申云1,陈慧2,杨晶3(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农村发展系;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发展格局下城乡居民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
张航(浙江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农民参与协商民主的困境检视及优化路径——基于协商系统理论的解释[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
杨长友1,黄静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援藏促进西藏乡村振兴:时代内涵、根本目标与路径优化——基于内地西藏班和“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政策的分析[J].中国农村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