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宪标1,2,郭志鹏1,2,李华山2,王显龙2,龚宇烈2,王令宝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CO2单井增强地热系统取热性能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张嘉玮1,姜根柱1,张衍1,王筱蓉1,许沧粟2(江苏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乙醇-氢气-空气混合物层流燃烧特性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樊苗苗1,2,车磊2,顾涛2,李雨林2,余本东1,2(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热除菌型Trombe墙系统性能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陈杭生1,2,3,朱冬生1,2,陈二雄1,2,莫逊1,2,谭连元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佛山市步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壳程强化传热的数值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吴晨辉1,蔡烨琳1,陈竞1,邱慧燃2,李乐2,刘昌会1,赵佳腾1(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折流式动力电池液冷板流动传热性能强化[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陈帅1,张得辉1,李伟善1,2(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高能高安全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锂金属参比电极稳定性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吴必军1,2,3,4,5,张芙铭1,2,3,4,覃梓真1,2,3,4,饶翔1,2,3,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弯管模型多环节能量转换特性实验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卞可1,2,3,张海荣1,3,4,5,王璨1,3,4,5,黎海龙1,3,4,5,王梦琨1,3,4,5,姚时苗1,3,4,5,熊莲1,3,4,5,郭海军1,3,4,5,陈新德1,3,4,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盱眙凹土能源环保材料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凹凸棒石负载有机胺用于沼气提纯的优化制备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马海鹏1,王芳1,梁会森1,刘瑞卿1,廖静2,刘诗琴2,赵斌2(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云南风电项目枯平期发电量占比计算方法探讨[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刘沅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碱金属掺杂技术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李辉1,侯承宇1,钱权1,杨微1,罗京2,刘升2(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浮式风机水池模型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PUA Cheng-lin,胡珀,翟书伟(上海交通大学).密闭空间内10%氢气浓度的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燃爆的仿真和实验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6期
-
黄思浩1,2,3,4,赵小双1,2,3,4,王令宝1,2,3,卜宪标1,2,3,李华山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建筑储热式地热供暖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李港,韩波(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质子交换膜水电解中气-液两相传输的模拟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徐源1,张欢欢1,邢兰昌1,魏伟2,韩维峰2,魏周拓3,邓少贵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电-力-声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的含水合物多孔介质声速和衰减特性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刘书畅1,2,3,4,骆萱1,2,3,5,张灵志1,2,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锂离子电池用(聚)离子液体电解质[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卢静生1,2,3,林德才1,4,2,3,李栋梁1,4,2,3,梁德青1,4,2,3,张逸群5,2,吴思婷1,2,3,何勇1,2,3,史伶俐1,4,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水平井控水控砂完井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李华山1,2,3,4,赵小双1,2,3,4,黄思浩1,2,3,4,卜宪标1,2,3,4,王令宝1,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考虑热储特征的地热梯级供暖系统经济性及环境效益[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邱雨心,刘云云,陈世贤,方崇,张荣清,张梦轩(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固态发酵产酶反应中体系传热传质行为分析[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赵丹丹1,郭天宇2,3,赵瑞花1,4,杜建平1,3(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气体能源高效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乙烯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叶美瀛1,陈王觅1,2,侯佳奇1,戴昕3,李鸣晓1,孟繁华1,席北斗1,童英伟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美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废旧纺织品热解处理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郑鑫1,2,邱泽晶1,2,郭松1,2,廖晖3,黄玉萍3,雷霆4(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动汽车V2G调度优化策略的多指标评估方法[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陈明彪1,2,3,4,黎华玲5,宋文吉1,2,3,冯自平1,2,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主动防护的锂离子电池内短路概率估算[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罗沛,于九洲,沈国清,张世平,李惊涛(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多孔基无机玻璃-熔盐复合相变材料蓄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5期
-
陈刚1,2,康顺顺2,3,赵坤2,王晨阳2,3,夏声鹏2,3,郑安庆2,赵增立2(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结焦、积灰及腐蚀形成机理及其抑制剂开发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4期
-
朱建伟,龚德鸿,茅佳华,魏琦(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木质纤维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22,第4期
-
孙文强,姜根柱,薛文华,汤诗婷,王筱蓉(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乙醇对棕榈酸甲酯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J].新能源进展,2022,第4期
|